第426章 只能是公司(1 / 2)
<divclass="tt-title">第426章只能是公司
冯洛彬的思绪飘远了片刻。
而SAD-4号的分析却还在继续:“那些单排的脚印附近出现的小型动物的脚印,我也已经找到对比图片了。”
SAD-4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直接在冯洛彬办公室的屏幕上投影出了一只巨大的老鼠。
它还把这只用作例子的巨大的老鼠的脚趾部位专门放大,然后在旁边加上了极其清晰的老鼠脚印对比图。
冯洛彬:“……”
然而,对于冯洛彬来说,比起清楚仔细的图片,霎时间,“老鼠”这两个字形成的词汇本身,却已经和冯洛彬脑海中的某些信息,直接对应上了。
毕竟,不管是对于冯洛彬来说,还是对于SAD-4号来说,中央大学地下的事故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冯洛彬和SAD-4号他们在离开中央大学前,都还在忙于挖开中央大学的下水道,并且,还真就在那个巨大的综合管廊型下水道中,看到了变异老鼠留下的痕迹……
因为关译心的加入,冯洛彬对这段记忆尤为记忆犹新。
于是,冯洛彬盯着SAD-4号刚刚画出的几张形态各异的鼠科动物的形态许久,却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SAD-4号瞄了冯洛彬脸上的表情一眼,显然也产生了和冯洛彬相同的想法。
所以,这个超级人工智能特意用平静的语气强调了一句道:“其实我放的图片是田鼠,一种能够生活在沙土野外,并且善于打洞、比较耐干旱的啮齿类动物,体型一般要比老鼠要大一些。”
冯洛彬对什么田鼠、老鼠都不感兴趣。
只不过,顺着中央大学的下水道,他还想到了另外的一些东西……
冯洛彬语气低沉道:“黄沙废土的环境实在是太干燥了,所以肯定长不出田螺来,对吧?”
SAD-4号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当然。”
到了这个时候,冯洛彬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你会觉得是田鼠,而不是变异的老鼠?我记得,中央大学下水道里发现的那些怪物的畸变特征,刚好就是体型‘巨大化’。”
SAD-4号:“我只是优先考虑了沙地里的环境。”
话虽如此,在没有更多的线索的情况下,SAD-4号还是听取了冯洛彬的意见,然后从善如流地将画面中的疑似田鼠构造的生物修改成了明显变异的、体型扩大后的老鼠。
随后,不等冯洛彬继续开口,SAD-4号便将之前在下水道中收集到的信息同步到了这里。
SAD-4号:“变异老鼠、变异田螺,还有变异的丝线虫——我没有找到任何和田螺相关的线索和痕迹,倒是丝线虫……”
SAD-4号的语气微微一顿:“76号岗哨废墟附近的地面上,的确有细长条形状的东西留下的痕迹,只不过,目前无法辨认,那就是丝线虫。”
顿了顿,SAD-4号还是主动补充了一句道:“虽然我不觉得,下水道里的老鼠、田螺和丝线虫能和这里的情况一一对应,但是,我们最近遇到的老鼠好像的确是稍微多了一点儿。”
SAD-4号模拟出来的声音宛若喃喃自语。
早在产生这个疑问的瞬间,SAD-4号就已经将相关的线索重新编排梳理过很多次了,却依旧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只是巧合。
然而,对于一个精于计算的超级人工智能来说,任何概率上的异常数值,往往都意味着这里面存在问题,SAD-4号向来会对异常数据格外仔细和谨慎的反复计算,而非将其默认为是单纯的巧合……
冯洛彬微微摇了摇头,“不对,城市外围安全隔离区的清扫工作一直都在继续。一套清扫下来的流程中,需要火力覆盖的范围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尤其是在紧邻城市边缘的那片土地,以及岗哨周围的那一片土地上,这里的清理只会更加严格。”
顿了顿,冯洛彬轻声说道:“我并不觉得在这样的火力覆盖之下,还能有什么生物存活。就算有漏网之鱼的微生物,耐高温、耐氧微生物短暂存在,但是,不可能会有田鼠这么大的生物目标的。”
冯洛彬盯着屏幕上的图像看了一会儿,突然提出了一个思路道:“就不能是,有一个人带着机械拐杖,然后,那个拐杖的底部,恰好是钩爪的形状吗?也就是,你刚刚猜测的老鼠脚印的形状。”
这话一出,冯洛彬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
怎么会有人宁可去拿一个机械拐杖都不给自己安装一条更加方便合适的腿部机械义肢?
不过,他这个猜测虽然听上去挺匪夷所思的,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尤其是在城市之外的世界,本来就有很多反常理的事情发生。
冯洛彬虽然鲜少和城市之外的那些流浪客们接触,但是,他其实也是知道,城市之中随处可及的机械设备、人造义肢等用于移植的人体机械零件,对于城市之外挣扎的那些流浪者们,却是极其罕见的珍稀物资了……
喜欢穿进赛博世界后我搬科技养地球请大家收藏:穿进赛博世界后我搬科技养地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那些流浪者——某种程度上或许已经不能算是正常的人类了,更恰当的形容,或许只是“人形生物”。
在人类文明的界域之外,一些存在肢体残缺却依旧存活下来的极少数流浪者们,往往要通过极其复杂的地下手段,才能获得一些来自于城市之中的现代社会设备。
刚巧,76号岗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个众所周知的、用于进行各种地下交易的“灰关”。
SAD-4号则是语气平静的回答道:“因为距离不对。”
冯洛彬:“嗯?”
“我计算过,”SAD-4号回答道:“那个单排的人形脚印和小型爬行动物——或者变异后体型巨大化的老鼠留下的脚印中间的距离时近时远,如果是机械拐杖,那么,这两种脚印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SAD-4号直接放大了一部分76号岗哨废墟附近的印记,然后,凭借这些印记根据高强度的计算模拟出了一些当时的可能画面。
——只剩下一条腿的人形生物和另一只变异老鼠在76号岗哨废墟的边缘反复走动、逡巡。
SAD-4号:“76号岗哨废墟附近的脚印是非常的杂乱无章的,可以判断出,那两个生物在这里应该反复移动过很多次,反而是在远离76号岗哨废墟之后的一个方向上,他们最后的行进方向是一致的。”
根据SAD-4号收集汇总的证据,冯洛彬一句话简要的总结陈词道:“一个瘸腿的人和一只变异老鼠结伴离开了76号岗哨的废墟。”
这话说出来都有些过于离谱和荒谬了了。
SAD-4号大概也觉得,刚刚收集到的线索是不是过于离奇了点……
它又计算了片刻,然后才肯定的答复道:“没错,是这样,我根据他们的行动路径测算出来的,他们在76号岗哨附近刚刚出现,也就是凭空出现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并不在一起,中间的距离也隔开了一段。”
冯洛彬盯着SAD-4号刚刚模拟出的人形生物和鼠形生物的行走路径,不禁再次陷入了沉思。
现在看来,整个过程似乎都显得尤为离奇……
但是,SAD-4号亲临76号岗哨废墟现场采集到的证据,总不能作假吧?
而如果要认定这些线索是有效的,那只能证明,那个一条腿走路留下了一排脚印的人有问题,那只老鼠,同样也有很大的问题……
念及此处,冯洛彬的视线和桌子上摆着的SAD-4号的便携式终端对视了一眼。
其实他们两个都很清楚,他们遇到的老鼠数量本身并不多,可是这个老鼠出现的时间就很微妙。
——时间点太密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