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大秦万胜、风!风!(1 / 2)
平底楼船缓缓地驶入里海,没行多久便向左拐去,渐渐靠近那个规模宏大被巨木围起来的水寨。
这个水寨占地面积极为广阔,一眼望去几乎望不到尽头。水寨内停泊着上百艘波斯风帆木质长条形战船,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仿佛一群等待出征的勇士形,只是样子有些细长狭小,不像汉式楼船那么大。
这些木质风帆战船在宽阔的里海中尚可自由航行,一旦要进入通往胡杨城的狭窄河道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由于水流湍急且逆向而行,仅依靠风帆张开借助风力,来推动船只已经远远不够,往往还需要岸上众多奴隶齐心协力地牵拉,方能艰难地逆流而上。相比之下,先进的轮式蒸汽机船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其强大的动力足以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水域环境。
此刻,水寨中的所有船只都已将风帆尽数降下,原本高高扬起、迎风招展的巨大帆布式,此刻安静地垂落在桅杆两侧。
而那些负责操纵帆船的天竺仆从军水手们,则被严格命令必须留在水寨的军营里,无令不得擅自外出。因此,整个水寨中除了一艘艘落帆的战船之外,竟看不到半个人影。
就在这时,只见一只小号的平底蒸汽炮船从船队前方驶出,如同一名领路的先锋官一般,引领着后续的船只朝着水寨深处前进。
随着距离逐渐拉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正前方矗立着,一道高达二十米的巨型圆木水寨大门。那一根根笔直粗壮的圆木紧密相连,构成了这座坚不可摧的水上堡垒。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用于建造水寨大门和其他设施的巨型圆木,全都来自于里海西岸的深山之中。
那里生长着大量高达百米的参天大树,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些巨型圆木的采伐工作,则大多由藏匿在里海西岸一带的匈奴人完成砍伐。
尽管大秦如今已经与匈奴王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但双方之间的关系仍然充满变数和未知因素,不劳而获的关系是维持不久的。
秦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敲定了扶持匈奴人建国,作为大秦在当地的代理人这一重要策略。而英勇无畏的秦军则始终如一地,坚决贯彻着秦皇所制定的扶持标准。其核心原则便是要将匈奴人培养成为真正的代理人,并让他们深刻领悟“有付出才有回报”的理念。
因为大秦可不是毫无条件地充当奶妈的角色,唯有当匈奴人能够给予相应的回报时,大秦才会持续不断地提供支持与援助。
正是凭借着这些源源不断供应而来的巨型圆木等物资,天竺的仆从军们方才得以顺利地修建起,这座位于外围的巨型水寨。然而,令人瞩目的并不仅仅是这外层的水寨而已。
其后还有三道坚固无比的水寨城门,以及城内鳞次栉比的各类建筑,无一不是由驻军亲自动手建造而成。而且,所有的建设工作均借助于先进的蒸汽机械来完成,像是大型起吊机械。
在秦军之中,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少爷兵”一说。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大家都是一个整体,同样需要参与到日常的劳动当中去。
当然,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对于军官而言,除了必须完成的劳动任务之外,他们还得努力学习诸如制图、规划以及成本计算之类的专业技能,这些原本只有经验丰富的大匠师傅们,才能够熟练掌握的技巧。
不过,士兵们也并未因此而吃亏。实际上,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基本上全都交由强大的蒸汽机械来承担了。他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充当,蒸汽机械的操作者罢了。
不仅如此,在日复一日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士兵们还逐渐摸索并学会了如何对蒸汽机械进行维修和保养。更让人欣喜的是,如果一名士兵能够精通蒸汽机械的操作及维修技术,那么他就有机会参加军官资格的考核,从而实现自身身份地位的提升。
直接晋升为大秦帝国的基层技术军官,从而改变变命运,改变人生术,实现阶层的快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