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雷薄李丰 故意放水(1 / 2)
在短短数日之内,吕蒙不负所望,顺利平定南城县,入城之后,他严明军纪,安抚百姓,使得南城县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对孙策军队的到来也从最初的惶恐转为接纳。魏延在建成县同样大获成功,巧妙切断水源的计策,兵不血刃拿下县城,还将建成县打造为稳固的据点,为后续作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薛综凭借着满腹才学与智谋,在宜春县推行仁政,化解了当地百姓的抵触情绪,顺利完成平定任务,宜春县百姓纷纷归附。全综来到海昏国,严格约束士兵,与当地百姓友好交流,让海昏国百姓看到了孙策军队的仁义,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海昏国纳入掌控。朱桓面对地形险要的雩都县,巧妙谋划,利用奇袭战术成功破城,在最短时间内稳固了占领。陆绩深入山林众多的南野县,巧用智谋,减少伤亡,顺利平定当地,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吕岱长途跋涉,克服重重险阻,抵达安平国后,迅速掌控局势,完成了平定任务。
如今,豫章郡城南面几乎全部县城已被孙策稳稳收入囊中,这些县城就像一颗颗棋子,在孙策的精心布局下,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也为后续攻打豫章郡城积累了丰厚的物资与兵力,大大增强了孙策军队的实力。
雷薄和李丰在城头上来回踱步,心中的焦急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城外,孙策军队在郡南攻城掠地的消息不断传来,每一条都像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心上。
“这刘繇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都这时候了,怎么还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雷薄一拳砸在城墙上,震得墙灰簌簌落下,脸上满是愤怒与焦急。
李丰长叹一口气,眉头拧成了个“川”字,忧心忡忡地说:“是啊,再这么拖下去,等孙策在南面彻底站稳脚跟,集结兵力再来攻打郡城,咱们可就真的撑不住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惶恐,“到那时,杨弘先生的一番精心谋划,岂不是要付诸东流?咱们又该如何向袁将军交代?”
雷薄咬了咬牙,目光望向远方,仿佛想穿透层层山峦,看到刘繇的军队:“刘繇要是再不来,咱们可就陷入绝境了。现在每拖一天,孙策的势力就壮大一分,咱们的处境就危险一分。”
两人沉默了片刻,城墙上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突然,李丰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转身:“不行,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想办法催促刘繇出兵,哪怕派个信使去也好,问问他们到底什么时候行动。”
雷薄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也只能这样了。希望刘繇别让我们失望,不然这豫章郡城……唉!”说罢,两人匆匆走下城墙,着手安排斥候,盼望着能尽快得到刘繇的消息,改变这岌岌可危的局势。
而黄祖与刘繇一行人一路披星戴月,自江夏朝着豫章郡境内奔行。这一路,氛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黄祖那高昂的头颅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始终高高扬起,眼神中满是傲慢与不屑,从始至终都未曾正眼瞧过刘繇,一举一动间都透着浓浓的疏离感,仿佛刘繇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反观刘表的心腹谋士蒯良,却与黄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蒯良为人亲和,学识渊博,一路上与刘繇等人侃侃而谈,话语间既有对天下局势的深刻见解,又不乏风趣幽默的轶事典故,众人相谈甚欢,欢声笑语不时在行进的队伍中响起。
刘繇心中满是愤懑不平,好不容易寻得一个独处的时机,便急忙将许邵拉至一旁,情绪激动地倾诉起来,言辞间尽是恼怒与委屈:“许邵,你看看黄祖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打从出发到现在,对我冷若冰霜,理都不理。可蒯良又与我们交谈甚欢,这一冷一热的,实在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同为刘表一方的人,行事作风竟如此天差地别,真叫我难以理解。”
许邵静静地听完刘繇的抱怨,神色平静,他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刘繇,缓缓开口劝解道:“主公,您着实不必为此大动肝火。这其中的缘由,并非黄祖简单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您不妨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深入思量一番。黄祖身为刘表麾下的得力大将,又出身名门荆襄世家,此次身负重任,独自领兵,还代表着刘表前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他若与您走得过于亲近、交往过密,您说刘表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