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松江府!(2 / 2)
而南边可以让他选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例如江浙沿海,福建,广东沿海等等。
但是这会可不是后世,最为繁荣之地当属江浙沿海,同时由于郑家的缘故,周建安也暂时不太可能去选择福建和广东沿海,在自身的实力还未发展起来之前,在大明的水师还未形成战力之前,他是不太想跟郑家发生正面的冲突的。
即便是威武军确实很厉害,对于郑家,周建安有绝对的自信可以剿灭他们陆地上的一切有生力量。
但是不要忘了,郑家的根本不在陆地,其实在海里,要是把他们惹急了,大明也得不到一丁点的好处。
所以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思前想后之下,周建安选择了有着后世魔都之称的松江府。
这里的土地肥沃,棉花种植业也非常发达,这里的布匹产量极高,一年下来的贸易额足足上百万两之巨。
不过松江府也没有表面之上的那么繁华。
在这份繁华之下,则是高昂的赋税,松江府的土地不过只有整个大明的百分之零点六,却要承担超过全国赋税的百分之四,在松江府,种地的百姓不仅要承担正粮和杂耗,还必须承担徭役折银,实际的负担甚至超过这个数字。
这也就直接导致松江府的农户出逃严重,户籍记录有两百五十万人,但是根据周建安派人调查,现在的松江府内在籍人数恐怕两百万人都没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松江府本地的地头蛇,徐家。
而这个徐家不是别人,正是前朝首辅,徐阶的后人。
徐阶不用多说了,那是出了名的墙头草,当初靠着和严嵩联姻最后保住了徐家,在倒严的时候那也是最为卖力的存在。
根据黑冰台的打探,徐家在松江府至少拥有超过二十万亩之多,这个数字只多不少,但是具体多少却完全没有办法调查,因为徐家文人很多,他们将其全部记录在徐家之人的名下,这就很难查了。
除了徐家,还有董家,其也控制了数万亩的土地,要知道在大明文人可是免税的,通过这些大家族的运作,他们每年少交的赋税至少就在数十万石以上。
他们少交了赋税不说,却还要从佃户们手中收取大额的地租,这相当于两边同吃。
这种情况在整个大明都非常普遍,不过在宣大三镇和蜀地周建安几乎将这种情况给直接杜绝了,这也就直接导致朝廷在这几个地方收取的税赋远超历年之最。
数额高了,但是百姓们的负担反而是下降了,如今这几个地方的百姓们的日子也是慢慢的变好,一年强过一年。
慢慢的周建安走到了码头上,看着那些或是忙碌或是无所事事的水脚夫们那空旷迷茫的眼神,周建安脑海之中思绪万分。
于此同时,就在周建安出现在码头上的那一刻,崇祯的圣旨和朝廷的公文也已经贴满了松江府的大街小巷之中,大量的百姓纷纷围观,他们虽不识字,但是周围还是有人识的,在他们的念诵之下,百姓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来。
不过很快,他们的脸色又恢复了正常,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倒是松江府的那些个官绅贵族们看到这张公文的时候,感觉天都快塌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