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宝藏3(1 / 2)
永乐大典绝对是好东西,哪怕是副本,也价值连城。
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的一次拍卖会中,两册嘉靖年间的抄本起拍价5000欧元,以640万欧元落槌。
加上百分之二十七的拍卖佣金,最终成交价为812.8万欧,折合人民币6500万元,整整溢价了1200倍。
当然,国外的拍卖价其实不具备参考价值。
欧洲的强盗们每每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不愿自家国宝流失海外的心理,哄抬拍卖价格,以丑恶的行径大赚爱国之士的钱财。
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
只是,人家就吃准了你这样的心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你也没有一点办法。
在这间宝库里,王大山也差不多看了一半的东西了,但他心里最想要的,其实就是这近百册的永乐大典。
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些书的对王家道观的作用太大了。
王大山想将清风观发扬光大,那道观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而永乐大典,记录了从先秦到明初的文献,哪怕只有百十来册,里面也包含着着极其重要的内容。
只是实在太可惜,一万多册的大典,能够在国内流传下来的还不足三百册。
如果这些书归了道观,那东三省道家祖庭的名头分分钟归清风观所有。
只是王大山也就是想想,他不可能将这种国宝据为己有,这就不是私人能够拥有的东西。
普通人收藏个一两册倒没什么,要是一下藏了百八十册,那就德不配位了。
这是影响一国国运的宝物,凡人承受不住其中之重。
再者说,仅凭他和崔明根本不可能将这些书籍完美无瑕的运出去。
要是把永乐大典打湿了,那才真是造孽,说是国家和人民的罪人都不为过。
所以,王大山虽然对这些大典副本垂涎三尺,但他也只是想想,根本不会据为己有。
放置永乐大典副本后面的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书画。
日本人对于保护这些书画下了不少功夫,全都收进了画筒和木匣里。
王大山并没有打开那些画筒去看这些书画,一个是太黑,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二一个,万一不小心弄坏了,那就真是罪过了。
反正所有书画类的东西,他都不会拿出去。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看了。要是看到眼睛拔不出来,闹心。
他默默的看着这些文物,并没有说话。一旁的崔明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见他默不作声,也没有打扰,只是跟在身后做保护状。
崔明进来之前是极度兴奋的,幻想着宝库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价值连城。
谁知道进来之后却发现全是古董,瞬间就感觉不香了。
其实他也清楚这些能被日本人拼了命也想抢回家的古董肯定价值不菲,但奈何在黑暗中,这些文物不具备冲击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盗墓贼的眼光是真的毒,能不用眼睛瞧,仅凭用手摸就能断定一件陪葬品的好坏。
书画过后是瓷器的部分。
瓷器是王大山喜欢的东西,他有一个愿望,就是能集齐五大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