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红绒球种植(1 / 2)
和顾老爷子老太太以及顾瀚文的支持不同,宋丽娟知道顾清雪怀上江凡的孩子后,对此是坚决反对。
她还在妄图撮合顾清雪和叶问尘在一起。
以前她这样做,是因为她觉得叶问尘比江凡好。
但现在,主要是为了讨好叶问尘,毕竟现在,叶问尘摇身一变,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了。
作为一个下属,她当然要讨好上司,这样才好进步。
但她现在能要挟顾清雪的筹码,基本上没有了。
以前,顾清雪还在顾氏集团干活的时候,她还可以通过职位来迫使顾清雪就范,但现在,顾清雪已经自己出去创业了。
所以,面对宋丽娟的反对,顾清雪完全是当做耳旁风,不理会。
在顾家老宅住了一晚后。
第二天,顾清雪带着顾瀚文到清凡制药去熟悉公司业务。
清凡制药现在的规模还不大,对于管理经验丰富的顾瀚文来说,上手难度并不大。
简单熟悉了一下公司的框架和业务后,由顾清雪向全公司通报了一下后,顾瀚文就正式上岗了。
当下,清凡制药的主要工作,是清疾胶囊的上市销售工作。
清疾胶囊已经完成了上市销售前的试药工作。
还是和之前的,在大学城里面开始试验。
由于学生们都很有经验了,试药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但清疾胶囊的上市销售工作,现在面临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原材料短缺。
清疾胶囊里面的灵魂药材,是红绒球。
之前的新型变种病毒肆虐的时候,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红绒球产量大增。
但新型变种病毒被解决之后,江凡拥有红绒球百分百的知识产权,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但问题是,红绒球的批量化种植,就得他自己去想办法了。
之前,红绒球的种植事宜,主要是农科院的专家们在带队负责,当时情况特殊,农科院对此可是高度重视,不求回报的鼎力支持。
但现在,新型变种病毒被解决,农科院肯定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上心了。
红绒球的库存,在试药工作的时候,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就导致,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不够了。
你生产都生产不出来,就别谈销售的事了。
这事儿还得让江凡去办。
一来,红绒球的种植条件苛刻,不是种玉米种土豆,在哪块地里都能种出来。
二来,要想把红绒球种植成功,是需要农科院的专家们进行指导的,他们已经有过成功经验,有他们指导的话,事半功倍。
江凡出面最合适。
农科院的专家们和他也算是有点交情,他出面,那些专家们多少是会给点面子,协助他推广种植的。
其次就是找地种植。
他们自己肯定是不下地的,找到合适的种植土地后,下一步肯定就是找人种植,成熟以后他们再去收取,或是收购。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土地问题,还有和当地政府,农民打交道的问题。
但凡是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越是落后的地方,弯弯绕绕越多,这里面的水是很深的。
而根据农科院之前的调研,适合种植红绒球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在一些落后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大多数都有一个通病,官僚风气比较重,而且同气连枝。
你要是无权无势没背景,去到当地开展项目,随便一个小官都能对你吃拿卡要,你要是不接受,人家有的是法子,把你的事情给搞黄了。
这还不提,当地的农民们会不会在中间搞破坏。
虽然都说农民是淳朴的,但凡是有过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非也!
清凡制药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太小了,远达不到能让人高看一眼的地步,无论是顾瀚文还是顾清雪去推广红绒球的种植工作,都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较之下,江凡出面,肯定是要比他们顺利很多。
一来,农科院会给面子,二来,江凡现在也算是有点人脉的了,去到当地,人家是不敢难为他的。
很多事情开展起来,都会顺利得多。
顾清雪跟江凡说了之后,江凡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他现在是比较顺着顾清雪的。
只要是不是他真的无能为力的事,顾清雪说了,他都会去做的。
当天下,江凡就跟之前负责红绒球培育项目的农科院专家取得了联系,并表达了自己想大规模种植,用在新药里面的想法。
对此,农科院专家是鼎力支持的。
“红绒球是一个好东西,若是能大规模种植,用在药里面的话,对我国的药材市场,和种植环境都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这样,我弄一个详细的图纸给你,然后帮你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让他们协助你推广种植,后续需要我们进行指导的话,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江凡自然是感激不尽的,连忙表示感谢。
也就不到一小时,农科院专家就给江凡发来了图纸,上面明确标注了,适宜种植红绒球的地区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