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巡视河套(1 / 2)
第240章巡视河套
杨解放回了一个军礼,说道:“李队长,天气如此寒冷,你们还在这里开荒,辛苦了!”
李虎回道:“我们这些人,要不是小司令救济,早就饿死了。为了不饿肚子,这点辛苦算什么?倒是小司令,这大冷天还来视察工作,才是真的辛苦!”
杨解放笑了笑,说道:“有道是前人种地后人收。我们现在辛苦一点,多开垦点土地,子孙后代才不至于饿肚子。给我说说看!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李虎回道:“开荒种地,哪能没有困难?大家都是庄稼汉,总能有办法解决。真要说困难的话,就是拖拉机太少了,只能各场轮着用。今天轮到我们场使用,大家都不敢闲着,就指着它多开垦几亩土地出来。这要是给我们每个农场配一台拖拉机就好了。”
杨解放点点头,说道:“拖拉机目前的产量有限,各地需求量又大,暂时还满足不了你的要求。不过,我已经决定在包头新建一个拖拉机厂。等造出更多的拖拉机,肯定会给大家配上。”
李虎脸色一喜,说道:“那真是太好了!”
杨解放接着说道:“还有化肥,也不能完全指望山东那边运过来。李市长,你规划一下,在包头建一个化肥厂吧!嗯——这里养殖的牲畜比较多,可以尝试用牛马粪便制作有机肥。”
李伯彦答应一声,转口问道:“小司令,要不要进农场看看?”
李虎也是一脸期盼地望着杨解放。杨解放点点头,说道:“那就去看看吧!”李虎大喜,想要将小司令到来的小司告诉那些正在开荒的人。杨解放连忙劝阻,说道:“不要耽搁大家开荒。多开垦几亩地就能多产出几百斤粮食,大家也能多吃上一口饱饭。”
杨解放等人在李虎的引领下进了农场。目光所及,都是那种低矮的泥坯房、茅草屋。天气寒冷,农户们要么下地干活去了,要么待在屋里。因此,外面没什么人。
李虎高声呼喊:“乡亲们,小司令来看望大家了!”话音方落,一群人从各个房屋跑了出来。其中有男有女,大多是老幼妇孺。身上的穿着也都很陈旧破烂,勉强能够御寒。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之情,纷纷围了上来。
李虎解释道:“刘场长带着大伙在修水利,青壮劳力都出去干活了,剩下些老人孩子看家。”
杨解放看着其中一些适龄学童,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场里有没有开办小学?”
李虎摇头道:“没有。”
李伯彦解释道:“今年太仓促了,很多事情都来不及筹办。我已经在规划了,明年会在各农场创办小学,逐步推行七年义务教育。”
毕竟刚刚安顿下来,能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已经很不错了。杨解放只是顺嘴一问,没有深究。他相信李伯彦能办好此事。
杨解放走过去与众人打招呼,嘘寒问暖地与大家聊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关中地区去年饿死了不少人,他们能够存活多亏了小司令的救济。不论男女老少,对小司令的尊敬与爱戴那是出于真心的。能与小司令说上几句话,都十分地激动。
简单聊了几句后,一个老人高声说道:“李队长,赶紧吩咐厨房加几个菜。无论如何也要留小司令在这里吃个饭。我这里还有一坛子酒没有开封,等下拿出来给小司令尝尝。”农户们缺少锅碗瓢盆等生活物资,都是在农场的食堂集体就餐。至于他们的伙食,只能说:好坏不论,能吃饱。
杨解放连忙说道:“我还有事要去别的地方,饭就不吃了。”
李虎劝道:“小司令,吃个饭而已,耽搁不了多久。”
李伯彦插口道:“这一路走走停停,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再耽搁下去只怕不能按时赶到下一个站点。小司令时间宝贵,可耽搁不得!”他这么一说,众人不敢再劝。
那老人转身进屋,很快抱出了一个酒坛出来。说道:“小司令,饭来不及吃我就不劝了。这酒你带上,拿回去喝吧!”
杨解放笑道:“我不会喝酒,老人家还是留着自己喝吧!”
老人却是不信,以为他在找托辞拒绝,说道:“小司令这么大能耐,怎么可能不会喝酒呢?这是我领着一帮野小子用采摘的沙棘果酿制的酒,味道不错。虽然不值几个钱,却是老汉和众乡亲的一点心意。还请小司令务必收下!”粮食珍贵,不能拿来酿酒,若有人想要喝上一口就只能去采摘野果来酿酒。戈壁大漠,野果较少,但沙棘果很多
杨解放还要拒绝。李伯彦开口说道:“有道是长者赐不可辞!小司令,你就收下老人家的这份心意吧!”
老人连声称赞道:“对对对!就是这么个理。还得是你们读书人有学问,会说话。”
杨解放有些无奈,这要是纠缠下去,真要耽搁了行程,便让警卫员替他收下。随后,领着众人离开了农场。路上再不耽搁,策马狂奔。人饥马困时,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稍微休息一下继续赶路。下午的时候,进入了后套平原,远远地看到一片水域,那就是乌梁素海了。
杨解放等人没时间欣赏乌梁素海的美景,沿着大路继续西行。曾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现在很多地方是光秃秃一片。那残留的草灰见证了这里也曾被火烧过。旁边还能看到有人开着拖拉机在翻地,后面跟着一群人在捡草根。这些人竟然都是妇女,甚至连开拖拉机的人也是女子。
李伯彦解释道:“男人们大多去开挖河渠、兴修水利了。开荒的工作不能停止,就只能交给妇女来做。好在有拖拉机,这些妇女也能干好。小司令曾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此言不虚啊!这些妇女就以半边天为荣。”
杨解放点点头,说道:“你应该把这里的事情告诉中国妇女报报社,让她们派记者过来,把这些妇女的事迹报道出去。让全国人民看看,当代妇女的风貌。”
李伯彦认同道:“理应如此。小司令,要不过去打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