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负韶华(2 / 2)
“也好。”上官星蕴略作思索,应允道。随即话锋一转,“余乐兄,那夏侯青不可小觑,此人功力深厚,治愈能力超群,有他作为对手,你需倍加谨慎。至于夏侯青之妹,你如何与她纠缠上了?”
余乐面露尴尬:“误会,误会。”
“人生如戏,缘分二字最是奇妙。你看,那是何人?”上官星蕴手指前方,一道黑影赫然立于楼顶,身姿绰约,黑衣紧贴曲线,宛如暗夜中绽放的幽兰,目光如鹰,直视二人,正是夏侯衿。
“余乐,你就这般离去吗?”夏侯衿之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月光下,她身影孤傲,却透着不容侵犯的坚韧。
“不走,难道等着你兄长将我废了吗?”余乐缓步上前。
“事实证明,你的确没有骗我。”夏侯衿言道。
“余乐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从无欺瞒。”
“我会劝兄长收手,水神教教众皆是流离失所的贫苦百姓,望你……”
“放心,只要水神教不滋事生非。”
“好,余乐,你这份情,我夏侯衿记下了。”
“无须客气,夏侯姑娘还有何事?”
“……没事了……”
“你已经犯下欺君之罪,速速离开大都,迟则生变。”余乐目光远眺,远方火光隐现,呼喊声断断续续,心知部众将至,语气中多了几分催促。
“我将要回建州了,山高水长,或许再难相见。”夏侯衿言罢,眉宇间决绝之色尽显,然心底情愫如潮水般汹涌,难以名状。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江湖儿女,当以大义为先,儿女私情不过过眼云烟。速速离去吧!”余乐心领神会,内心隐隐作痛,却只能以江湖儿女的洒脱掩饰,赠言相别。
夏侯衿同样注意到了远方的动静,银牙紧锁,脚步一顿,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穿透时空,紧紧锁定在余乐身上,每一个眼神都承载着无尽的深情与不舍。她轻声吟道:“青山不改情依旧,绿水长流意未休。此生建州候君归,不负韶华不负秋。”语毕,她深情地望了余乐最后一眼,仿佛要将这一刻的温柔与决绝,永远镌刻在心间。
转身之际,夏侯衿的背影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执着与期盼,那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等待,是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渴望。她的身影渐渐远去,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与决绝,却也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余乐静静地站在原地,望着夏侯衿逐渐模糊的背影,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她临别相赠的这首诗,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他冰冷的心房,也让他更加明白了夏侯衿的心意。
余乐望着她孤独的身影,心中泛起阵阵酸楚,久久难以平息。
“唉……古人云:‘桃花嫣红柳媚眼,情缘纷至总惹怜。’这世间情缘,错综复杂,难以理清,能得一知己相伴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是情缘接踵而至?但愿你能慧眼识珠,珍惜眼前之人,莫要让这满园盛开的桃花,最终只能孤芳自赏,黯然凋零。”上官星蕴在一旁幽幽叹息,言辞间流露出深深的感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