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秦州(2 / 2)
夏侯献发现这个年轻人行事果决,为人低调,决定留在身边用。其实最主要的是,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网,做起事来很少会瞻前顾后。
“臣刘达,拜见陛下。”
“起来吧。”
“蜀中送来消息,费祎很有可能病重或者死了。”刘达起身,旋即禀道。
“死了?”夏侯献将信将疑。
魏国对于蜀国的情报网不同于吴国,吴国的重镇乃至都城都在大江边上,在情报的获取和传递上都相对容易。
但成都偏远,这些年无论是都督、刺史们的探子还是校事府的人都只仅限于汉中附近。
“有直接证据吗?”夏侯献问。
刘达摇头:“没有,但是臣是从蜀国的几个反常动作做出的推断。”
“说说看。”
“其一,蜀国自正月初六开始,便封锁秦岭各处关隘,禁止商队通行。据汉中潜伏的校事说,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
“其二,蜀军原本在汉中没有大量驻军,而在一月底的时候有数万北上汉中,直到二月中旬才解除了关隘禁令,我们的人这才得以送出消息。”
“如此推断有几分道理。”夏侯献提炼着情报,思索片刻道:
“不过,也有可能是费祎见朕西巡关中,害怕朕突然挥师南下,故而调军队北上防御。”
顿了顿,他吩咐道:“卿再加派人手,设法去汉寿刺探消息。”
“臣尽力而为。”刘达抱拳。
夏侯献知道,汉寿这种蜀国腹地的军事重地是不会与人通商的。
设置情报网络的难度很大,即便真的安插进去了,没有商队做掩护根本无法通过关隘。
翻山越岭也不太现实,太费人了。
翌日,夏侯献回到长安后立马召集中书侍郎钟会、辛敞、散骑常侍裴秀、兵部尚书羊祜等几位近臣开会。
费祎生死与否尚不知晓,夏侯献没下定论,但把校事府的猜测与蜀国调兵汉中的情报与众人共享。
钟会听完,率先开口:“时年诸葛亮治军汉中,那七年间雍凉风声鹤唳,指不定突然哪一日,蜀兵便至矣.....安稳了数年,莫非又要大动干戈?”
“此一时彼一次。”辛敞道,“当年诸葛亮能够调动成都、江州等地的兵力,合计十万之众....而现在就算加上汉寿的兵力,估计也就四万左右。”
“不错。”钟会点头认同,“蜀国自诸葛亮之后,没人有威望调动举国之兵主动进攻,哪怕费祎也不见得,若费祎真的死了,姜维能调动的军力就更少了。”
钟、辛二人面色从容,显然没把如今的蜀汉放在眼里。
羊祜却是一脸严肃:“话虽如此,仍不能小觑。假设姜维接手汉中,那他便再无人掣肘,他若再次率军出秦川可就不是以往那万余之兵了。”
“姜维敢来吗?”辛敞觉得不可思议,哪怕倾汉中之兵也不过那点人马,侥幸打下城池也守不住,图什么。
“不管蜀汉是否出兵,我军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不可小觑敌人。”羊祜道。
钟会沉默不语,捋着胡须,假如姜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偏要为之的话,不可谓不是英雄也!
这时,上位的夏侯献终于开口:“叔子所言极是,战争充满诸多变数,在没开打前没人敢言必胜,不可只从兵力看长短。”
辛敞拱手称是。
夏侯献看向裴秀示意,后者很快从袖口掏出一卷地图。
“此前蜀军犯边,我军总要从长安长途跋涉驰援陇右,这不仅耗费钱粮还可能贻误军机。”
地图在御案上摊开,他招手让几人围过来。
“朕决定将天水、南安、陇西、广魏四郡新置一州,名为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