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五百零五章 大成!【求订阅】

第五百零五章 大成!【求订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七识舍利之首的智慧舍利内,有一个由佛光构建的小空间。

之前小佛首就曾进入其中,和大佛首相合。

当曹操利用龙魂,持续吸取佛舍利中的气运。

那空间内,所有的佛光,开始往一点收缩。

最终,佛光汇聚为一尊佛陀。

他周身如大日升腾,发出无量光,耀动万物。

一个弘大的讲经声,从舍利内传出: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唯无上尊神通远达,乃知过去未来,有无数诸佛。”

“尔时……天耳清净。闻诸比丘作如是议。即从座起……”

那声音是古老时期的天竺语,后世称为梵文。

曹操不懂梵文,出奇的却能听懂这篇经文的意思。

这是部派佛教时期,最古老的佛经,阿含经的内容,也是佛陀亲自宣讲过的一部佛经。

此时的佛音,是在讲佛陀智慧,讲佛家经意和神通。

曹操不通其语言,但能听懂经文的意思,原因是讲经的声音,被佛陀融入了心念神意,灌输所成。

诸如典故中让顽石点头,鸟兽闻听而开启灵慧,都是类似的手段。

让曹操意外的是佛陀在讲经过程中,提到了东土。

他说佛光东去,当在神州得兴。

佛陀离世前,似乎预见到了佛家在天竺缺乏壮大的根基。

“东移舍卫国,当得无上谛,是为天地因。东为净土,善妙之所,天地变,以其先而后诸地……”

曹操反复琢磨了几天,这段话的意思是佛陀号召众比丘,随天地气运的转承,而东行。

天地气运变化,以神州为首,会对周边地理,天候,形成影响。

有许多古籍,也提到过神州地利天成,是古来福地,周边地区的核心。

用后世的认知理解,就是天竺,包括其往东的东南亚等地区,地势远低于神州,所以地理,天时,都是从神州起源,随后流经到周边。

而神州的地形,四面都被高地,山势所环绕。

包括海上,外围也有诸多岛屿簇拥,如同天然屏障。

整个神州,就像一个堡垒,外坚而内部藏风聚气。

佛陀留下的这段经意,亦指出神州是天地气运的起始地。

佛教当在神州得兴。

天地更迭,在神州开始,也在神州结束……曹操聆听佛偈后思忖。

他正推动龙魂,摄取三颗舍利中残存的气运。

其体外再次衍化出帝王身,接引十方灵气。

奇妙的事发生了。

随着帝王身对舍利气运的汲取,曹操逐渐感知到治下无数民众带来的一种人道力量。

这股力量如千溪汇流,迅速壮大,与曹魏的国运相合,竟结出一顶虚幻不清的气运冠冕。

这是人道大运,数千万大魏治下百姓,与皇权帝运,共同融铸形成的冠冕。

曹操心头微震。

古有天地人三皇,即燧人、伏羲、神农。

得人道大运加身,与天相合者,称人皇。

曹操得了外挂支持,历年来不断汇聚声望气运,与天运承合,又掌握万里江山。

这帝王身的出现,则将过往修行,融会贯通,气运共聚。

若古时真有人皇,这冠冕应该叫人皇冠……曹操莫名的浮现出一个念头。

他汇聚天地人和,衍化为冠冕,确有几分人皇临世的意味。

帝王金身,兼具人道、皇权,似乎更应该叫人皇身!

不过那冠冕过于虚渺,眼下最多算是初露端倪。

倒是帝王身,将舍利中的气运吸收殆尽,已算是大成阶段。

曹操收了修行后,走出静室,来到甄烟所在的寝舱休息。

到了他的境界,已很少有困倦感。

若是感觉疲惫,闭目养神片刻,推动力量运转,很快就能恢复。

不过出于本能,有时也会好好睡一觉。

曹操今晚就没赶场,登榻揽过身畔的美人,沉沉睡去。

次日早。

他和甄烟一起吃早膳。

仆从送来热腾腾的稻米饭。

“你可知今早的膳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曹操问。

甄烟灵机一动:“这是之前引入种植的早稻?”

三月末,四月初种植的早稻,五月中下旬,便已成熟。

此时则变成主食,端上了餐桌。

“产量如何?适种吗?”

“亩产约四斛,不挑地,在南方,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适种,明年会全国普及,我大魏将迎来一个粮食翻倍的丰产期。”

“好高的产量。”甄烟惊叹。

汉时和后世动辄亩产上千斤,甚至能达到两千斤不一样。

晁错在《前汉纪文帝二年》中记载过汉代的稻子亩产量,折合成后世的计量单位,大约是260斤。

但这是核心产区,良田所得的上佳产量。

稍微差点的地区,亩产在一百五十到两百斤之间。

超出两百为高产,低于一百五为低产。

汉末一斛为60斤,占城稻能达到亩产四斛,就是二百四十斤上下,已很高产了。

以原有的稻子和早稻相合,大魏的粮食总产量,将直接拔高倍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