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征之谋深虑远(2 / 2)
如今皇上让他担任北征主帅,这对他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是借此机会一展抱负,还是依旧保持低调,只做个名义上的统帅,谁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贾瑀喃喃自语道:“不管怎样,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大局为重。”
贾瑀走后,永正帝看着贾瑀离去的背影,问到身边的亲信太监高进忠说道:“小高,你知道朕为什么要让安顺亲王来担任主帅,而不是贾瑀吗?”
高进忠连忙回道:“奴才愚钝,奴才不知。”
永正帝哼了一声:“嗯。你个滑头,朕让你说你就说吧。”
高进忠犹豫着说道:“嗯,奴才猜测皇上应该有两个目的吧。其一,贾大人虽勇猛善战、忠心耿耿,但此次战事规模庞大,牵扯众多,或许皇上觉得多一位亲王统筹,更能协调各方,保障资源调配的顺畅。其二,这安顺亲王向来低调,让他出任主帅,也可平衡朝堂各方势力,免得有人借机生事。不知奴才说得可对?”
永正帝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你这奴才,倒也能猜到几分。但此事远不止如此简单。贾瑀战功赫赫,朕自然是信得过他。可如今朝堂之中,对他的嫉妒与猜疑之声渐起。若朕执意让他独掌大权,难免会令他成为众矢之的。让安顺亲王参与其中,一来可分担部分压力,二来也能对贾瑀有所制衡,以免他日后生出骄纵之心。而且,此次北征所需资源众多,若只让贾瑀负责,难免会出现调度不当的情况。再者,这也是为了平衡皇家内部的势力,避免贾瑀功高震主。还有,让亲王参与,也可彰显皇家对此次战事的重视。”
高进忠赶忙应道:“皇上圣明,思虑周全,实乃我大淳之福。”
永正帝长叹一声:“朕也不愿如此猜忌功臣,但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不得不谨慎行事啊。”
高进忠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用心良苦,相信贾大人日后定会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
永正帝摆了摆手:“罢了,且看他们如何应对此次北征吧。”
永正帝内心想到,还有第三点,如今朕年事已高,虽然日日服用丹药,但是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真的能长生不老呢?而朕的几个孩子,无论是萧纬还是萧纲萧继三人,哪个也不能让朕放心地把江山交给他们。而这安顺萧义季比朕小了将近十岁,如果朕也真的有一天不幸,朕的几个孩子,未来的皇帝能压制住他这个叔叔吗?虽然萧义季他向来恭顺低调,但是,哼,他毕竟是先帝的儿子,先帝的儿子又有哪一个是善茬?
想到此处,永正帝眉头紧锁,心中的忧虑愈发沉重。他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自己的孩子们尚且稚嫩,若自己一旦驾崩,这江山社稷能否安稳传承,实在是难以预料。
永正帝不禁又回想起过往的种种,那些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故事,让他不寒而栗。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后代铺平道路,确保大淳江山的长治久安。
永正帝说道:“小高啊,你说朕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高进忠连忙道:“皇上,您这是深谋远虑,为了大淳的千秋万代着想,一点都不多。”
永正帝长叹一口气:“但愿如此吧。可这局势,真让朕感到力不从心啊。”
高进忠宽慰道:“皇上,您洪福齐天,定会逢凶化吉,此次北征也定会大获全胜。”
永正帝苦笑道:“借你吉言了。只是这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朕不得不防啊。”
高进忠说道:“皇上,您放心,有贾大人和安顺亲王在,定能稳住局势。”
永正帝摇了摇头:“但愿吧,只是这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高进忠道:“皇上,您莫要太过忧心,保重龙体要紧。”
永正帝摆了摆手:“罢了,你退下吧。”
高进忠行礼告退。
永正帝独自在议事厅内踱步,喃喃自语道:“朕这皇位,坐得也不安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