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仙配(下)(2 / 2)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是苦尽甘来的欢唱,当这悦耳动听的声音在剧场内响起时,观众们显然也被男女主人公那欢乐的情绪所感染,有些人身体竟然不自觉的跟着摇摆起来。紧接着,董永又获知了七仙女已经怀了身孕的事,当真是双喜临门,台上台下欢声一片,幸福的日子近在眼前。
然而,到了第六场《分别》,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啊,七仙女私自下凡的事情终究还是被天帝发现了。天帝派遣天兵神将下来,要将七仙女捉回天庭。天兵天将对夫妻二人百般刁难和威胁,最终七仙女不得不回返天庭。在这场戏中,董永和七仙女,刚刚才脱离苦海,好日子还没过上一天了,就要被迫分离了,从此天人永隔,令人唏嘘不已。许合子在舞台上更是将七仙女的惊、怒、不甘、不舍、心痛、心酸等各种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直让人闻之伤心,见者落泪。然而,在强大的天庭面前,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反抗。
然后,便到了最后一场《鹊桥会》。七仙女被抓回天庭,并诞下了一子。然而,对夫君的思念一刻都不曾断过。虽有诸位姐姐的陪伴开解,却始终无法释怀,常常以泪洗面。众位姐姐心疼幼妹,终究还是见之不忍,于是便冒险偷偷的下到凡间将董永带上天庭,想让他们夫妻团聚。
怎料好不容易到了天河边,竟然被天帝发现了,于是便使出无上法力,搅动得天河惊涛骇浪,以阻挠他们相会。夫妻俩隔河互望,明明已在眼前,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七仙女和董永站在天河的两边,不由得痛彻心扉,恸哭流涕。这一幕感动了天上的鹊鸟,成千上万的鹊儿纷纷自发的飞到了天河边,用自己的身体搭起了一座桥,七仙女和董永也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剧终时,一曲《鹊桥仙》响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曲罢,大幕落下,剧场内掌声雷动。哪怕是对于其中某些部分并不是太满意的皇帝,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微笑着点了点头。最后这首词,绝对是这部戏剧的点睛之笔,它是张恪寄回京城给周薇的。当周薇看过《天仙配》的戏本后,便觉得这首词简直就是为这部戏而生的,完全就是无缝衔接,于是便将其拿了出来。而许鹤等人看过之后,也是大为惊喜,如此“天作之合”,哪有不加入进来的道理。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笔收尾,确确实实升华了整部作品,令这部戏在落幕时,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次日,有关于《天仙配》的话题,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京城百姓议论的焦点,也再次巩固了许鹤的剧团在这个领域无可撼动的地位。自入京以来,他们佳作频出,始终引领着戏剧的潮流,广受各个阶层人士的好评。其软性的影响力,更是受到了官方层面极大的重视及肯定。而许鹤、许合子、李严等人更是在诸多场合里,成为了人们争相邀约的座上宾。当然,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的巨大成功,也不可避免的会招来一些不友善的目光。这其中,曾经与矾楼有过过结的宁王一系,便始终对其颇有微词。只不过,宁王一系的人也很清楚,许鹤他们的影响力摆在那里了,若是没有过硬的理由,倒是不好找他们的麻烦的。一个不好,便可能影响到宁王的某件“大事”,不可因小失大。但只要有一天,宁王真的得偿所愿了,那么以他的性子,那些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怕是都要把皮绷紧了的。
因为宁王的关系,许鹤等人包括矾楼上下,一直以来都是尽可能的低调的。他们都没有忘记前年,那一幢被大火烧掉的楼。而之后高芝、唐芯更是先后被逼着离开了京城。这两位本身还都算得上是家世不凡的,却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由此也可见,宁王给予其他人的压力有多大了。谁也不知道老皇帝对于他的继任者,究竟是怎么安排的。对于眼下的局面,许鹤等人也一直都在思考:要不要及早从京城这个泥淖里脱身出去了?别看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在某些人眼里,啥也不是。唉,始终这么提心吊胆的,啥时候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