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转危为安(2 / 2)
骨髓配对的结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来,而王琪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再等待那么久了。
如果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不能进行手术,那么她的生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柳江河心急如焚,他追问医生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他们不能就这样坐视一个鲜活的生命逐渐消逝。
医生们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他们提出了一个备选方案,使用王琪妈妈的骨髓进行移植。
然而,这个方案并非万无一失,尽管王琪和她妈妈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但骨髓的匹配程度并不是非常高。
这意味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排异反应,如果排异不成功,手术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方案从最开始就给王易辉一家说过,但是他们对这个不是百分之百把稳的方案还是不放心,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形势逼人急,如果王易辉和妻子不同意手术,那么王琪就只能等死。
如果同意手术,结果也很难预料,但是好歹还有些希望。
基于这样的考虑,柳江河与王易辉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最终王易辉给自己的妻子做好工作,准备拼一次。
在做出决定的第二天,王易辉的妻子便启程前往京都燕大医院。
由于王琪的病情恶化很快,在快速完成体检之后,便进行了手术,柳江河放心不下还专门请何正军帮忙请了一个技术比较好的主刀医生。
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闪失,柳江河他们为了这件事也是倾注了全力,也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对王琪的捐款一直在持续,在五四活动的时候他们也一直在进行宣传,现在筹集到的善款已经接近三十万,这么多爱心汇聚,都希望王琪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王琪目前已经出了IcU,仍然在京都燕大医院进行观察治疗,照医生的话来说,“她目前只是暂时脱离了危险,还要看后面的情况,手术成功只是一个方面,排异才是最关键的”
对于这些柳江河他们也没办法控制,也只能在心里面为王琪祈祷,希望她能坚持住,要不然大家的辛苦努力全都白费了。
这段时间还是有很多人在询问柳江河,问王琪的情况怎么样,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声音,这让团市委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柳江河的回复是王琪手术很成功,正在康复之中,话是这么说,他心里面为没有底。
手术过后一段时间王琪的恢复很理想,一切都按照最好的方向在发展,手术后费用很快就是用得差不多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医院将前期的费用进行了结算,王易辉将票据寄送回来到医保局进行报销,由于采取了绿色通道,很快费用便报销出来。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正当医生和王易辉等人都认为王琪即将安全度过排异期时,意外却突然降临。
那是六月初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病床上,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静。
但就在这时,王琪毫无征兆地突然吐出一口鲜血,然后身体一软,便昏迷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易辉等人措手不及,他们那颗好不容易放下一些的心,瞬间又被紧紧地揪了起来。
柳江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与医院取得联系,焦急地询问王琪的情况。
医生无奈地告诉他:“本来她的恢复情况一直都很好,谁能想到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反弹呢?这可能还是与骨髓的匹配度不够高有关。现在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她自己的身体能够扛过去。如果她能熬过这一关,后面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那一个星期,对于王易辉一家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他们每天都在虔诚地祈祷着,希望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王琪能够苏醒过来。
可是,每一天的清晨,当他们满怀期待地睁开眼睛,却发现王琪依旧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毫无苏醒的迹象。
他们的希望一点点地被磨灭,绝望的情绪开始在心中蔓延。
就连医院的医生们,也对王琪的恢复情况不抱太大的希望。
柳江河感到非常悲伤,他经历过亲人意外离世,他知道这种情况会给亲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他只能好好地安慰王易辉一家人。
一个星期以后,柳江河接到王易辉的电话,他兴奋地说,“柳书记,柳书记,老天爷保佑,琪琪醒了,琪琪醒了”
听到王易辉的兴奋劲,柳江河也发自内心地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醒了就好,醒了就好,真是个好消息啊!”,之后他又让他好好照顾王琪,如果有什么问题就找他。
王琪转危为安,柳江河也松了口劲,很多人在得知王琪排异出现问题、陷入昏迷时,对团市委的工作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不应该把这么多的善款用给王琪做手术。
对于这种观点柳江河嗤之以鼻,本来就是自愿捐款,而且在筹集善款的时候,已经把王琪的基本情况,以及做手术的风险说得很清楚。
听到王琪手术后,排异不够理想,又后悔捐款,又后悔做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的想法不仅是外面的人有,团市委和市关工委内部也有这样的质疑,甚至罗晓玲也在过问这个事情。
现在王琪清醒过来,各项指标都很好,这些人又再次闭嘴,这让柳江河感觉到人性不可测,这也是他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王琪这件事情告一段落,柳江河还是交代吴莉要及时和王易辉联系,及时掌握基本情况。
在那段时间内,柳江河还专门请珠珠吃了顿饭,感谢她在五四青年节那天对自己的帮助,当时如果不是她出手相助,哪天他们真的要被会展中心的人坑了。
珠珠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在吃饭的过程中,她还劝说柳江河要不要辞了工作去商场发展,她觉得体制里面年制太多了。
对她的想法,柳江河也只能说,自己会考虑,但不是现在,在他的大仇未报之前他是不会从体制退出来的。
最近工作比较平稳,柳江河在正常推动推动工作的同时,也有时间到基层去调研了解情况,也有机会按时下班。
徐海峰快要培训回来,柳江河整个人都轻松起来,他觉得好像是该请大家一起吃个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