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1 / 2)
第438章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靖康三年年底的大朝会,依旧是中书令乐柒主持,依旧是那一幅大宋地图。
在那幅大宋的版图上,以太原府光复、应天府光复为代表的整个河东和京东地区重回大宋治下,到底是有着十足十的份量。
是足以让所有朝臣喜笑颜开,乃至于产生与有荣焉的感觉的。
然后,是对于过往一年的总结。靖康三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实际上在中枢光复整个大宋旧有版图的同时,也还残留着很多的问题。
比如整体赋税收缴问题……天下初定,土断清田和摊丁入亩想要看到成效是需要时间的。将近三十万大军出兵收太原,已经将靖康三年的赋税耗去了八成。
钱粮基本上都砸在了军队上,没办法,这年头的军队想要保持战斗力,就必须得砸钱粮……或者说,不管哪个年代,这个道理都是通用的。
也正是因为八成的钱粮都砸在军队上了,导致其他的方面都没法做的太好。
比如救灾工作。
话说,天下太大了,对于一个万里大国而言,国土面积浩瀚,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的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里发生个地震,那里闹一场火灾,另外的地方又有暴雨……靖康三年,大宋各地其实是有不少灾情的。
但是顾不上,真顾不上。而且那些灾情也没闹腾到对于整个国家都造成严重影响的份上,只能往后排。
靖康三年,朝廷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于出兵打太原以及平复各地乱军、尽快恢复各地秩序为主。
不过经过太原一战,金国是真正伤筋动骨,短时间内是绝对没有余力来攻宋了,甚至于战略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大宋这里。
两国国战,往后将是大宋选择在什么时候攻金,攻守之势已经彻底转换。
所以来年倒是可以腾出一些手来处理比如灾情这样的事情。
另外就是基建……乐家寨的水泥制作之术已经推给了朝廷,不过靖康三年工部的官员是真的没多少精力搞水泥。
而基建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还有不少问题,比如官员们的选拔制度……大宋缺官,严重缺官。特别是新光复的河北、河东、西夏、京东各地都缺官。
很多官员都是被临时起复的,但是干的实在是不怎么样,乃至于闹出了不少问题。官员体系的重新筛选、功绩考核、选拔任命等都是迫在眉睫的。
来年必须得开科举取士了,这才是正经的选官路子。
所以中书令乐柒在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功绩和各种问题之后,也制作了一份五年计划的草案。
坦白说,很多官员听到这么个五年计划,还以为是要在五年内直捣黄龙呢……不过真正看到草案的内容,却发现自己还是目光短浅了。
这份五年计划只是一份草案,甚至于完全只有一个框架。而具体的内容,是需要整个官僚体系来进行完善与补充的。
包括六位宰执在内,都省、六部、九卿、各路、各郡、各州都要有自己的一份五年计划。
未来的五年内,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从人事安排到财政到基建到经济商贸乃至于军事上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
各级官员需要将自己的五年计划安排好,然后统一收拢,形成一份五年内的治国总计划。
这种新奇的模式让很多官员头皮发麻……却又有了那种诡异的感觉。
就是感觉不妥,但是却说不出来哪里不妥……这一看就是摄政王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