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科举稳定,天下才是真稳定(1 / 2)
处置完了外国使节的事儿,摄政王倒是在东京城好好待了一段时间。
没办法,在玉洁洞天里厮混两个月了,实际上按照雷峰塔里的一比十的时间流速来看,其实已经厮混了将近两年了。
现在碧霞元君一看到他都害怕,她都有点后悔自己显化的形态太漂亮太有魅力了。
这厮闹起来真是没完没了。
而且也的确有些正事儿要处理,比如这种接见外国使节的事情。
还有六位宰执不可能全都窝在东京城,总要有人去各地坐镇,尤其是西夏刚收,春耕时节更是决定着秋后赋税,而且一大堆政治经济方面的事情都得有人总揽。
吕颐浩吕相公又去了真定府,这位相公现在是要铁了心要做大宋朝的诸葛武侯的。而且他那个性子,在中枢也实在是让人遭不住。
张叔夜又去了江南,江南总要有一位相公留守。可以待到第二届武林大会举办完毕。
李纲李相公去了关陕,正好也顺带看着西夏……西夏的张浚一直做的不错,也属于李相公夹带里的人物。
宗相公现在身体好了,也是在家里待不住的,便去了太原。毕竟这年头,想当诸葛武侯的可不止吕相公一个。
所以东京城里的宰执相公又只剩下两个,许景衡许相公处置庶务的能力天下一绝,东京城也离不开他。宇文虚中素来老成持重,与他搭班子也正好。
御史台经过了一番清洗,正要在今年科考中筛选一批进士成为新的御史。
这个班子的要求就是要足够年轻足够有活力足够清白,与执政相公们的老成持重相互配合。
或者说相互监督也成。
御营士卒们一批批的轮值休整,回家待两个月放个假,还是得去前线备战的。毕竟伪金未灭,总归是国战期间,还是要以军事为主。
六部尚书也终于齐全了,对于尚书之位的争夺,几位宰执相公倒是都推荐了不少的人。
这方面其实也是宰执们的政治斗争的焦点,毕竟不管是大宋还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谁都讲究一个政治资源和政治背景,还要排布自己的政治版图的。
对于这些东西,赵恒反正只看他们的功绩,一张张表格数据看下来,谁真有本事,谁只有空名头,就基本上了然在心了。
总之,不管是安排宰执们四处镇守,还是任命尚书,亦或者比如安排各部与外国使节之间的联系工作,总归要赵恒来主持的。
甚至于像组建一个大型的男女相亲大会之类的也得他点头……连年战乱,导致很多家里都有一群大龄剩男剩女,甚至于成为了一种明显的社会问题。
户部尚书赵鼎家的大公子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讨到老婆呢,这难道是小事儿?
现在天下初定,局面稳妥,又逢开春。所谓万物勃发,也得对士民们的婚姻大事上心。而大宋朝历来都有皇家主持相亲大会的传统,也是安定民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摄政王要是看上了哪家未出阁的姑娘,拐到了自家洞天里面,也没人反对……反正他是给聘礼的。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公饱私囊,反正那些被拐了女儿的人家,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的。
连年征战,到底还是女多男少的,摄政王这般公饱私囊,也能厚着脸皮说算是抹平了点儿数量差距。
当然,这厮惯于当个甩手掌柜,拐走了一批人美体娇的小娘子之后,又把事儿丢给了元佑太后。
最终还是元佑太后主持了相亲大会,当起了红娘,给东京百姓安排婚姻,算是回归传统了。
元佑太后天天窝在皇宫里也无聊,给她找点事情做,也不至于憋出什么毛病来。而给年轻人保媒拉纤,也是这种奶奶辈的人最喜欢干的事儿。
然后,当然是科举考试,当然是新科进士们的筛选殿试,以及对于这批进士们的各种安排。
哪怕只是拿着国玺往任命书上盖一下,赵恒也总归是要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