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做米焦米条(2 / 2)
糯米加黄豆粉再加面粉放到焖锅里蒸,最后拿出来晒干再炸,味道香香脆脆,说叫米条,姜玲玲说快了江米条,几个媳妇误以为是姜家那边的吃食,所以叫‘姜米条’,姜玲玲只能改名叫米条了。
还有一个用米磨成粉和面粉做成各自的面剂子,再叠起来成团后切片,油炸出来的,大家好奇这个又叫什么。
听到姜玲玲的回答,几个媳妇觉得更可笑,叫猫耳朵,谁听了敢吃啊!
姜玲玲就只能取名叫米旋,旋涡一样的,反正好吃有人买就行。
姜玲玲是打算赶在学子回家前卖的,再送些给亲戚以及岳先生和县里的陈世书等人,要卖的话量大一些,要是等到年底了,她一个人可做不过来,这些媳妇都回家忙活了,就算是现在开始,姜玲玲都觉得有些晚了!
毕竟招牌还没打出去呢,要是知道的人少,她就得损失不少生意。
而且她还要赶稿子,好在罗氏的丈夫苏建昌把她想要的炭笔给做出来了,没事还能画画眉,把笔头削尖,还要继续写黄风岭定风魔呢!
这回的书童看到姜玲玲像干旱遇到了甘霖一般,少爷催的紧,天晓得那个妇人住在哪里。
姜玲玲不客气的就是不告诉,她写好了自然会来卖的,要告诉了,这人还不得天天十二个时辰的来催稿,看着手里大方的八两银子,下一次五天之内会来的。
书童迫不及待的看着手里的纸,这字用什么写的,笔锋和毛笔字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更加好看了,内容也很吸引人,不知不觉一会就看完了!
收服完猪八戒不是应该收沙和尚了吗,怎么中间还有个黄风怪呢,其实姜玲玲前面还有个黑熊精偷袈裟的没写,掉了就掉了,只能后续了,不然吃相太难看了!
——仁善食堂——
靠着小铺子的一侧放了一张长桌,推出了好吃的零嘴点心,年纪小点的学子最先买来尝尝的,一吃就停不下来了,几种零嘴的味道都非常好吃,有些人家姑娘更是喜欢吃,又是年下,刚开张,价格有些高,但口碑不错,没几天下来,每天买的人不少。
姜玲玲更是筹划了包装,用油纸包装的四四方方的的盒子一样,还让苏建昌做了藤条的礼盒,把油纸包每样分开包一包放进去,正好一个小藤篮子就能装下,吃食比较轻,这藤篮还比自己想象中的牢固多了!
但是组合包装加起来肯定没有散装的实惠,但是等吃食一火热,送人的年货的话,起码在这小镇上就是有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