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府衙要人才1(2 / 2)
姜玲玲通过深入了解得知,鲁沭原本是军队中的一名制造者,不仅擅长制作各种长枪、棍棒,还精通城防工事的加固技术。只可惜,由于他脚部受伤无法完全康复,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行走,更难以承担修建城铺桥梁的重任。他性子急躁,因此成为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人。
与此不同的是,韩纠则是一名举人出身,踏入仕途后成了武职官,前途一片光明。此外,他的文笔极佳,甚至在军队中被誉为“文曲星”。然而,由于失去了左手手掌,在这时的社会环境下,朝廷通常不会接纳身体有残缺的有功之臣担任官职。
大家以后都是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多数人还是不会选择在最早的时候就跟地方父母官起冲突,宴会的氛围很快就得到缓解,虽然对未来仍然没有多少信心,但还是看到苏县令对他们的基本尊重。
如果能真心实意对待他们,把朝廷给的抚恤都发到位,那么日子也能过下去。
韩纠对着这些忍气吞声的战友们摇摇头,和鲁沭说着话,鲁沭讲述自己安顿情况,虽然一瘸一拐的,自己生活也能行,最近还能出去给家具铺子打打下手。
鲁沭在有学问的韩纠面前,说的很谦卑了,姜玲玲对这个在苏建昌铺子里‘打杂’的工匠大佬很敬佩,她只是凭记忆画的水车,只空有外形,里面构造她不知道,在苏建昌也没有办法的时候,鲁沭却在能理解用途之后,每个关节都有办法做出来。
这是个人才!
那么韩纠的学问自然毋庸置疑的,之前苏长青有去请过韩纠,可是他闭门不出。
晚上,姜玲玲给苏建兴和云儿、星儿讲故事,云儿一边刺绣,星儿研磨药粉,这些天有爹娘和家人的陪伴呵护,建兴的阴影变小,正好奇的听着故事。
她的声音轻柔而温和,仿佛一阵春风拂过,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安心:“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刘备胸怀大志,但却一直没有遇到真正的贤才相助。有一天,他听说襄阳隆中住着一个名叫诸葛亮的人,此人智谋超群,才华出众。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前去拜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姜玲玲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一次拜访时,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失望而归。但他并没有放弃,几天后又第二次去拜访。这一次,诸葛亮还是不在家,但刘备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决心。最后,当刘备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答应出山相助。从此,刘备得到了诸葛亮这个得力助手,事业蒸蒸日上,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故事讲完后,姜玲玲微笑着问苏建兴:“你知道为什么刘备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吗?”
“神机妙算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刘备当然要请了。”
姜玲玲耐心地解释道:“是的,因为刘备明白,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有贤才相助。而诸葛亮正是这样的贤才,所以刘备不惜三次拜访,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作为有贤的人,自然也要选择自己认为的明主了,不然凭什么让自己为人所用?”
姜玲玲轻轻拍了拍苏建兴的肩膀,鼓励道:“你也要向刘备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
这个故事也重振一旁苏长青收揽人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