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提议两举(2 / 2)
“诸位,我秦国立国时间不长,因此在人手方面多有不足,单是举荐还远远不够。”
“所以,孤决定,在明年春分时,重启文武二举,以招收人才,各位以为如何?。”
闻言,众人面色不一。
“王爷圣明”
武将方面,刘法三人面容兴奋,齐齐拱手,这几年他们虽然过得充实,战斗很爽,但也累得够呛,早就想有人分担压力。
文臣方面,李格非面色沉着,但面上却带着一抹欣喜。
赵行舟也有些兴奋,但自从他跟随王行之后,人也越发的沉稳,没有第一个说话。
蔡卞与刘玄,却是齐齐沉思起来,他们也知道王行之说得没错,秦国现在军政方面都差人,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身兼多职,忙得脚不沾地,迫切的想要补充人手。
但同样,他们也清楚,王行之在突袭长安后的布局和各种政策,让王行之在文人中的名声扫地,若是举办科举,恐怕参加的文人不会太多。
届时,大秦定然会闹出笑话,让人讽刺。
想到这些,刘玄第一个开口,建议道,
“王爷,臣觉得,这开科取士,还是等秦地彻底稳定后再举行不迟,现在军中缺人,不如先行举行武举如何?”
蔡卞诧异的看了眼刘玄,心头暗自惊讶。
自从拿下长安之后,王行之便任命刘玄为财政司司长,兼任户部尚书,成了朝中文臣的第一人,他十分不服气,这几个月一直与刘玄较劲,在政务处理上,做得与刘玄不相上下。
但是此刻,他才发现刘玄确实不凡,居然这么短的时间,便将事情想了个通透。
并且,言辞委婉,让人挑不出毛病,这让他隐隐升起了一股挫败感。
不过,他蔡卞本就不是轻易认输之人,赶忙接话道,
“王爷,刘大人所言极是,先举行武举,文举之事,臣建议可先消息放出,待到明年秋天时,看看成效,再举行不迟。”
李格非与赵行舟也不是傻子,经过两人委婉的提醒,自然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一阵庆幸,幸好刚才没说话。
王行之自然也明白两人的意思,他算计京兆大族,驱逐关中豪强,在这些个大族的引导下,他现在在文人中可谓是声名狼藉。
并且,曲阜孔家,还在大宋的支持下,举行文会,细数了王行之的罪责。
现在王行之在文人的名声,可是低到了极致。
这让王行之气急败坏,十分恼怒。
但是,现在金人未南下,蒙古未建国。
那孔家还不是,【铁骨铮铮劝人雄,世修降表衍圣公。】,声名还未狼藉。
再加上,孔家地处山东,他就是想报复,也没太好的办法。
王行之之所以想要举行科举,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想着打击一番孔家在文坛的地位。
沉思片刻后,王行之沉声道,
“诸位应该也知晓,孤现在在文人之中声名狼藉,而儒家在曲阜孔家的带领下,对孤可谓是敬而远之。”
“所以,孤决定重启科举,但试题却不是儒家经典。”
“而是,先秦百家之文。”
“孤决定,这次科举,有法家之书,墨家和公输家之技,杂家之思,医家、农家之学等等。”
“孤要我大秦百花齐放,打破儒家对科举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