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合围兴庆府(2 / 2)
轰隆隆——
深夜,王行之与游骥带着三支骑兵,兵出白水,一路奔袭,彻夜夺取了坊州。
不过,王行之并未停下,带着兵马一路奔袭,只是七日,便连克四州,一路打到了延州。
同时,刘法、吴长风、游驹带领的军队,也露出锋锐的獠牙,显露了真正的战斗力。
并且,秦国隐藏许久的各种火器陆续登场,吹响了反攻的号角,西夏被秦国的强势反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兵马损失惨重。
短短半月,便失去了大量的州府。
并且,游驹四人刻意向着兴庆府四方攻伐,各自占据一处要道,将兴庆府封住,阻击西夏增援兵马,进行围点打援。
同时,王行之也带着兵马也翻过了横山,带着三骑扫清了西夏边境,将三骑屯兵阴山与河套以及绥州等地,谨防大宋与辽国。
秦国的强势和迅猛,一下让天下哗然,世人震惊。
让所有人的脑子还未反应过来,就这么短的时间,大秦居然就要覆灭西夏。
不过,各国的掌权者却也反应过来,秦国此番谋划,全是为王行之这一路兵马铺路。
因为,秦国若是一开始就这般强势,那么大宋和辽国必然会停战,阻止秦国吞并西夏,毕竟这西夏在,大秦的后方永远不会稳固,出兵也不会肆无忌惮。
但西夏若是被灭了,大秦就再无顾虑,可以肆意的征伐各地。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王行之打出骄人的战绩,仅仅二十几天,便跨过横山,扫清了西夏边塞,封锁住了阴山河套,大宋和辽国即使有心帮扶西夏,也无可奈何。
况且,大秦的军马反击太过犀利,西夏境内,四方军马合围兴庆府,西夏被灭已经成了定局,他们有心也是无力。
但随着大秦的强势,大宋和北辽也纷纷停战,分别在云州与太原囤积重兵,谨防大秦。
吐蕃与大理的战场在西南,并未受到多大影响,而且吐蕃已经打到了大理城,距离覆灭大理,已经不远。
因此,吐蕃大王派遣使者拜访大秦,探明秦国没有攻伐吐蕃的打算后,便继续攻伐大理。
而大理无奈,只能求援大宋。
大宋也清楚,大理可以说是西南屏障,若是丢失,若是再起战乱,吐蕃便可长驱直入,从大理攻击巴蜀。
但是,大宋知晓,辽国与大秦也清楚,自然不会让大宋援助大理,纷纷做出攻击姿态,让大宋不敢妄动。
大宋无奈,只能舍弃大理,知晓各国的态度后,吐蕃加紧了覆灭大理的步伐。
另外,在三天前,王行之让游骥镇守边塞,带着八千破军营,来到兴庆府。
此时,兴庆府外围两方人马对峙。
一方是王行之领头,刘法四人在后,四人身后,是军容齐整的破军营。
一方是一青年领头,身后跟着李察哥等大将以及西夏精锐一万铁鹞子。
青年身着白甲,面容俊秀,但此刻却是十分严肃,眉宇间还带着不甘与阴郁。
青年抬眸凝视着王行之,提着大刀,驾马上前,朗声道,“秦王,朕乃西夏皇帝嵬名乾顺,可否上前答话?”
驾——
王行之没有丝毫迟疑,轻夹马腹,骑着白驳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来到与嵬哥乾顺距离不过三十步。
“说吧!你有何事,想要与孤交谈。”王行之目光锐利的盯着嵬名乾顺,沉声开口。
这嵬名乾顺不是别人,正是西夏皇帝李乾顺,在西夏历史上难得的明君。
对于这等人,王行之可不敢大意,免得阴沟里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