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宋局势(2 / 2)
“诸位,现在辽国将东胜州与宁边州赠予秦国,秦国驻扎在两地,我军根本不能妄动。”
“现在,诸位说说吧,我大宋应当作何打算。”
赵煦面色严肃,语气沉闷,眼底更是带着不甘与憎恶。
秦国插手战争,大宋根本无法与女真夹击辽国,还需要派遣重兵谨防秦国偷袭。
他本以为秦军可能会主动攻击,但等了三月,秦军依旧没发动进攻。
然而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他今天便召集大臣过来,想要做下决定。
毕竟,秦军已经进驻西京道,虽然没动,但却是一种强大的威慑,让他们根本不敢妄动。
蔡京沉思片刻,第一个开口,
“官家,臣以为,大秦此番并无进攻我朝的打算,而是不想辽国这么快覆灭,所以才在接手东胜两州之后,没有直接与我大宋开战。”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先与秦国签订和谈盟约,确保边境安宁后,趁着这个机会,先治理南方士族豪强。”
“毕竟,现在的南方,局势已经濒临崩溃,若是继续糜烂下去,恐怕会有人造反。”
“届时,那才是我宋真正的危机。”
蔡京这话一出,众人无不重视起来,因为蔡京说得没错,现在大宋南方的局势,已经十分糜烂,若是还不处理,恐怕会有人造反起义。
到那个时候,内忧外患之下,大宋才是有了真正的亡国之忧。
“蔡相所言极是,如今之南方,实较秦国更为紧迫。”
赵煦闻此言语,如醍醐灌顶,瞬间醒悟过来。南方之局势,确然比燕云更为关键。
盖因大宋之江南诸地,乃国家之重税区,其繁荣昌盛,关乎国家之经济命脉。
一旦此地生乱,赋税锐减,国家财政必将陷入困境,而他这位皇帝,恐怕亦难以坐稳龙椅。
且观近年来,王行之于秦地强势崛起,推行土地改革,迫使士族豪强迁徙至宋境。
此举虽引发诸多争议,但亦为大秦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王行之丈量土地,收归国有,不仅削弱了儒家千年来之地位,更令大秦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之景象。
这让赵煦十分眼红,因此也跟着秦国学习。
只不过,秦国是从无到有,它的建立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并且,秦国最初的领土位于河西走廊和河煌地区,这些地方是胡汉混居之地,相对而言,这里的士族豪强数量较少。
因此,尽管王行之的举动触动了全天下士族豪强的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
相比之下,北宋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中原地区,这里的士族豪强根基深厚,历经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
尽管赵煦在大宋北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彻底解决士族豪强问题并非易事。
更糟糕的是,赵煦的行动导致了许多士族豪强逃往南方,他们与南方的士族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这些人不仅扶持贼匪,还与武林人士勾结,使得整个南方的局势变得异常混乱和糜烂。
若是再不处理,恐怕真会像蔡京说的那般,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