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64章 计算机行业的振动

第464章 计算机行业的振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江总,我们的这个规划,会不会难度有点太高了”

刘东辉是珠江科技从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挖过来的副总经理。

虽然珠江科技总经理的位置是江辉的,但是日常的各种业务还是要依靠刘东辉去搞。

像是现在的第一款电脑产品,江辉直接把方案给拿出来之后,刘东辉就要想办法去落实。

处理器采用英特尔的80486,这款芯片现在都还没有正式量产,预计今年年中才会上市。

由于珠江科技的电脑是要明年才会上市销售,所以使用80486作为cpu,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内存是标准配置为2b,并且可通过内存扩展槽最多扩展到8b,。

让电脑可以更好的支持多任务处理和运行较大的应用程序。

这个难度就很高了。

别看2内存跟后世动不动以g为单位的内存相比,弱爆了。

但是市面上普遍都还是以k为单位,1内存都是高性能计算机的时代,直接上马2内存,绝对是很有挑战性的。

最麻烦的是江辉要求这2的内存,交给岭南半导体自己生产。

这就让刘东辉很难接受了。

他觉得要满足这个性能和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有就是存储方面,江辉要求内置40b或80b的硬盘驱动器,提供比市面上各种个人电脑更大的存储空间。

这样子虽然有助于用户存储更多的文件、程序和数据,可是成本和技术问题都放大了很多啊。

同时,江辉还要求配备3.5英寸软盘驱动器,方便数据的交换和备份。

再加上配备9英寸单色显示屏,分辨率为512x342像素。

这样子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基本办公和图形处理需求。

如此高配置的产品,好是很好,但也能够生产出来才行。

特别是江辉希望除了cpu之外,其他的零件都在国内采购。

集团能够自己生产的就自己生产,不能生产的就找其他国内的厂家去生产。

这么一来,当这款电脑出口到海外进行销售的时候,就能把售价控制在2000美元以内。

不仅除了需要进口的80486这款昂贵的cpu之外,其他的东西都国产的话,成本下降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就算是2000美元以内的售价,也还是有不错的利润。

再说了,作为珠江科技第一款个人电脑,江辉并不打算追求特别高的利润率。

先把品牌影响力打响,把销量提升上去。

这样子更加有利于培养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也能让相关的配件的产量得到提升。

要不然到时候每年的销量只有几万台的话,岭南半导体自己去生产内存,成本就很高了。

半导体行业,一旦没有数量的支撑,成本就会成倍的上涨。

这是江辉不能接受的。

“老刘,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非常的快的。”

“我们的产品是明年才正式的上市,那个时候使用英特尔80486cpu的产品,肯定不会只有我们一家。”

“所以在cpu上面,我们是没有优势的。”

“这种情况下,就要在内存等其他方面能够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然后成本还要把它做下来才行。”

江辉快速的把自己的想法跟刘东辉交流了一下。

作为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如果刘东辉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想法,那肯定是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是江辉不想看到的。

他可是指望着将来珠江科技成为全世界知名的大企业,甚至是成为全世界500强企业里头排名靠前的存在。

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的事情自然就多了。

“配置高,价格有竞争力,这样子的产品自然是比较好销售。”

“但是我们国内能够找到满足这些配资技术要求的配套厂吗”

如果只是管理珠江科技的话,刘东辉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但是现在要求把一系列的配件的生产技术也提升上来,他的压力就大了。

“国内的计算机行业,在规模效应方面跟国外是还有很大的差距的。”

“但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相关的机构和工厂,其实也不算特别的少。”

“我们只要把主要的几个核心配件搞定了,其他的肯定都问题不大。”

“到时候我会跟岭南半导体那边的技术人员一起去开发各种内存和存储器。”

“将来岭南半导体要成为华夏最大的内存和芯片生产厂家。”

江辉直接就把自己的目标给抛了出来。

刘东辉倒是不好再说什么。

他是最近才加入到珠江科技,对于江辉的才华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但是既然岭南半导体那边会全力的去搞几个关键的零件,他觉得自己就不需要纠结那么多了。

到时候如果是岭南半导体那边掉链子了,江辉也没有理由批评他。

……

珠江科技要发展壮大,肯定就是要招兵买马。

国内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单位,基本上都有人被挖了过来。

面对这个机会,深城大学那边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它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是华清大学援助建设的。

从1983年建校至今,已经有了6年的历史。

第一批大学生都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

现在学校里头从大一到大四,甚至是研究生都是有这个专业的人员。

珠江科技的出现,对深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说,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江总,我们学校之前也有教授从事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究。”

“不管是主板还是内存,亦或是软盘方面,我们学校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如今珠江科技在大力发展计算机产品,我觉得双方可以在这个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

要是其他人突然创建一家公司说要开发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张伟这个校长肯定不会那么积极的凑过去。

但是珠江科技不一样,这可是江辉搞出来的企业。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江辉想要搞的东西,就还没有哪个项目是失败了的。

既然珠江科技注定是要成功,深城大学自然也是想要沾点光。

高校里头的研究跟企业实际生产还是很不一样的。

单纯的研究是比较难有可观的产出。

处在改革第一线城市,张伟在这方面的意识也是比较强烈的。

他希望深城大学能够成为国内顶级的大学。

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自然就更多了。

“珠江科技那边正在联合岭南半导体开发各种内存和芯片相关的产品。”

“如果深城大学能够一起展开合作,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国内高校在产学研方面的进展,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深城大学在这方面能够做出一个标杆出来的话,对于今后的发展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

江辉肯定不会拒绝张伟的提议。

这对珠江科技来说是一件好事。

深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可是在华清大学的科研团队的援助下成立的,实力不容小觑。

只不过之前缺少很好的平台去开发计算机技术。

现在有珠江科技牵头,利用他们的师资力量去研究计算机的话,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专业上面能够贡献的不是很多。

但是大三大四的学生,肯定就能干活了。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基础功比较扎实。

不像是后世都在玩游戏和追女生。

一个专业两个班,每个班30人。

大三大四加起来就有120人。

再加上研究生和老师,总共将近200人的高科技团队。

这要是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对珠江科技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到时候那些学生毕业之后,要是能够直接弄到公司来上班,还能直接无缝对接的展开工作。

“产学研结合的事情,之前首都理工大学搞的很是不错。”

“你们更首都齿轮厂合作开发的4t手动变速箱等产品,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

“我们在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产品开发上面,也可以借鉴首都理工大学那边的成功经验。”

张伟听了江辉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大方向没有问题,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反正对于深城大学来说,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实力。

顺便把科研经费给搞定了。

要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再挣点钱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要不让你们电子工程系系主任跟珠江科技副总刘东辉对接一下。”

“看看把我们项目上的哪一些模块交给你们的团队来开发。”

“到时候某些零件如果你们开发的非常好的话,完全可以成立一家校办企业来生成。”

“或者是你们出技术,外面的企业出资金,双方合作成立新公司去生产。”

江辉对深城大学的发展还是非常看好的。

深城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大学。

深城大学算是第一所大学,寄托了岭南省和深城很高的期待。

各方面能够协调到的资源,还是非常不少的。

江辉也不介意把一部分的零件交给对方去生产。

反正珠江科技都是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去搞的。

找其他的配套厂合作的话,倒不如找深城大学合作。

大家在其他领域方面也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有信任基础在那边。

“可以,具体的方案让他们好好的交流一下。”

“我们的师生可以在这个合作之中好好的学习到新的技术,也能创造一些额外的收益出来。”

“这就已经非常让人感到满意了。”

具体的合作上面,肯定是涉及到一些利益分歧。

张伟也好,江辉也好,都是不适合下场去争执这些细节问题。

那就交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