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能躲就躲(2 / 2)
李青秋方才提醒了贾环,兵部官员、武勋等重臣,上了几道折子,控诉五位文官和江南世家贪污受贿的事,五位文官中,有四位背后都涉及燕王,有一位是蜀王的人。
此事贾环谨慎一点,不可轻易参与其中。
楚王这是趁燕王与蜀王不在行在,揭他们俩的黑幕。
皇上是个严厉的人,哪怕知道楚王是为了削弱燕王与蜀王的势力,但是燕王他们的这些手下,如果是真的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皇上也是容不下他们的。
不出意外,第一份奏折抛出来,是控诉燕王的人,楚王的人支持,燕王的人反对。
中立的臣子,沉默不语,默不作声。
康元帝很讨厌这样的情况,他希望朝廷的臣子都能一心为公,公正无私,铁面无私。
而不是如今这般,一个个都有私心,将自己派系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康元帝心里怒了,冷冷的道,朝廷不养闲人,每个臣子对这件案子,都要表态。
陆陆续续,中立的臣子也只有一半支持严惩这位文官,还有一半的人反对。
在大殿最右边角落的贾环,恨不得能隐身起来,这种事既没好处,还要得罪人。
说轻了,皇上不高兴,说重了,说不得皇上也不高兴,毕竟是他的嫡皇长子。
皇上没放过他,戏谑的道:“贾侍读,大臣们都说了,你怎么不说话?你以为躲在角落,朕就看不到了?”
什么叫躲在角落,贾环的品级在大殿这里是最低的,站在这里是正常的。
“朕晋升你做侍读,可不是为了让你躲清闲的。”
贾环无奈站出来一步,道:“回皇上,臣建议派几位官员,去杭州查一查这位邱大人的事,有了结果,再决定如何处理。”
康元帝有些意外,人家要不反对,要不同意,你小子倒是狡猾,不同意也不反对,提议再查一次?
康元帝暂时搁置这件事,让首辅唐慎微继续。
第二个被控诉,还是两江的官员,两江的学政,两江按察使的卷宗查实,院试科场舞弊,受贿,两江学政治下的一届秀才,有十二人被指是世家子弟,文采平平,几个世家大族给了银子学政、知府、知县银子,一群官员都参与其中道德败坏,影响很恶劣。
(康熙初期,还有江南省“包括江苏与安徽”。
到了康熙中期,设置了两江“江苏、安徽、江西”,管理的地区扩大了。
江南扩大成两江省,可是民政还是分开管的。
管军政的,江南总督变成了两江总督。
管民政的江南巡抚,却变成了两个人,一个是江苏巡抚,一个是安徽巡抚,分省而治。)
还是一样的情况,楚王系的人支持严惩两江学政和参与科场舞弊的所有各级官员。
燕王系的官员,还是胡搅蛮缠,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以定罪,而且兹事体大,民生安定为重,不可轻易定罪。
中立官员,也是有一半表态支持一半反对,在康元帝的注视下,贾环也不情不愿的表态,希望朝廷能派巡查组下去,彻查此案。
众臣子望着贾环,你小子就这一招,能躲就躲。
可是贾环用了,其他中立的大臣,毕竟自重身份,也不好意思跟一个晚辈小官学。
(第一更,月底了,能不能帮用爱发电,感谢感谢,继续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