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心病(1 / 2)
高策与胡大愚君臣奏对完毕,高策便让他即刻启程出宫前往西境。
随着马异和胡大愚的离京,川蜀之乱的后续事宜已经全部处理完毕,大燕天下重新归于平静。
随后的一段时间,太祖、太宗两朝的勋贵老臣陆续请辞或死去,许多出身布衣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朝廷正在渐渐的换血,士族的地位进一步受到打击。
士族之中,王谢两家凋零,崔氏一族明哲保身,不再接触核心权利,唯有马家人在朝中依旧很有话语权。
毕竟马异手握五万重兵镇守大燕西疆,马景还不到三十岁便官至礼部尚书。
因此士族官员频繁拜访马府,希望马家人能在朝堂上为士族说几句话。
可是马景谨记父亲临走时的教诲,在京处事低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这些士族同僚们见面了。
马府虽然是闭门谢客,但是更确立了士族之首的地位。
…………
大燕治平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工部尚书班珉离世,享年六十九岁。
高策追封其为太傅,谥号文成,灵位配享太庙,灵柩安葬于太祖陵寝之侧。
大燕治平十三年一月二十日,内阁首辅张太初病逝于任上,享年六十三岁。
高策悲痛不已,追封其为上柱国,太师,给予其谥号文正,灵位配享太庙,其灵柩安葬于太祖陵寝之侧。
张太初和班珉的亡故标志着老一代内阁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一代的权力核心重新形成。
高策下旨组建了新内阁,晋兵部尚书于明阳为首辅,户部尚书魏直为次辅。
工部侍郎杨干接任工部尚书一职,入内阁。
江州府尹黄昭因治理江州有功,高策特将其调入京内,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入内阁。
林洪和黄昭都是武狩年间高策下江州时结交的臣子。
再加上一个刑部尚书张雎。
这五人组成了新一代的内阁班底。
在新一代朝臣的治理下,大燕依旧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迹象。
…………
时光匆匆而过,带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也会迎来新的人。
太祖,太宗两朝的臣子变的屈指可数,与高策亲近的功臣勋贵当中,唯有英国公庞牧还健在。
高策知道即便他贵为天子,依然留不住这些老人。
虽然道理人都懂,但是事情真到了自己头上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最让高策崩溃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大燕十三年七月初一,刚刚过完五十九岁寿宴的太后钱灵蕴忽然病重不起。
高策得知这件事之后,命太医院所有太医为太后诊治,一定要把太后给给医治好。
其实钱灵蕴的身体早就有所异样,自太宗文皇帝高晟驾崩之后,钱灵蕴便整日忧思感伤。
即便高策每日都去慈云宫看望母亲,希望能用母子孝道弥补母亲心中的感伤,可惜钱灵蕴与高晟感情太深,根本无法忘却。
但是钱灵蕴也想让儿子担心,所以一直装作没事的样子,可她的身体日渐消瘦,也越来越没有精神头,这些都是骗不了人的。
终于这些忧伤郁结在钱灵蕴的身体上爆发了。
她晕倒在床榻上,不省人事。
高策日日守在床边照顾母亲,根本没心情处理朝政,将奏折交由内阁打理,非要事不可打扰。
高晟和钱灵蕴就高策这么一个孩子,他们是真正的一家三口。
高策在帝王之家享受到了真正的父慈母爱,他的童年甚至一生都是在父母的照拂下幸福的成长,他对父母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如今父亲已经走了,高策就只有母亲这一个血亲长辈了,他真的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