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东大商界影响力第一人(1 / 2)
将哈里斯交到希尔特手上,陆良也完成在纽约的倒数第二件事。
之后又待了一天,以德立美商业投资银行董事长的名义,带着哈里斯和希尔特,先后拜访了高盛、花旗、小摩,富国等多家投行本部。
向华尔街宣告,他来了。
他是抱着善意加入这个大家庭,不是来拆散这个家庭。
这也是陆良的想法,也是他接受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多家财经媒体采访的原话。
至于别人怎么想,就不关他的事了。
反正以后投行的事,就交由哈里斯与希尔特负责。
“以后希尔特主内,哈里斯主外,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能给我个惊喜。”
16日晚间,陆良接到佛兰纳里的电话,在离开纽约之前,给两人分配权力。
保守类项目的意见,以希尔特的为主,激进类项目的意见,以哈里斯为主。
希尔特经验老道,适合主管内务,哈里斯性格狠辣,适合开拓市场。
两人性格是两个极端,陆良很期待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当晚,陆良乘坐飞机去往密歇根州的底特律。
望着飞机离去的方向,哈里斯脸上露出笑容:“希尔特,我想我们应该搞点动静出来了。”
陆良还跟他们说了,两个月之后,为小摩q3报所设的局,届时,应该会弄垮几家中型投行。
他们必须在这段时间内,迅速的成长起来,直到有资格坐上餐桌,加入这场同类相食的盛宴。
“你想做什么”希尔特眉头一皱,看向哈里斯眼中充满忌惮。
对于哈里斯这种人,华尔街有句专门形容他们的话,从地狱爬出来的魔鬼。
当他知道,哈里斯仅用十八小时就完成陆良交代的任务,还跳过他,直接联系陆良。
那个时候,希尔特就知道,哈里斯应该就是那种人,他也管不了哈里斯。
事实证明,不止他知道,陆良也知道。
但陆良选择了放权,打算用这柄带血的尖刀,从内部撕破华尔街的封锁。
哈里斯残忍一笑,突然转移话题:“只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吸纳新储蓄用户,先生带我们拜访那些投行,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本意就是想让我们的资产迅速膨胀起来。”
投行的钱,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来自万千储户的储蓄款,给予他们一定的利息,再用他们的钱去投资。
只是高盛、花旗、小摩,富国就相当于东大的四大行,反观他们德立美,可能就是某某镇某某村商业合作信用银行。
就算利息给的再高,储蓄用户也不一定会买账,因为存在破产的可能,就像托马斯的德立美。
但陆良连同负债,还有债权全部打包,哪怕是前任的过错,也被他独自承担,让以前用户的储蓄没有打水漂。
深知老美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的他,在接受各家媒体采访的时候,直接把这条消息透露出去,还讲明如果没有他来承当这份责任,两万多个家庭的储蓄资金都会付之东流。
当时陆良还举了个例子,一家商业银行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具体有几个过程。
有些感兴趣的金融机构会接手,但绝不会像他一样,接受所有银行的负债,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番真挚的话语,也让‘陆良的良是资本良心的良’成功走出国门,征服美利坚。
虽然不可避免,让德立美成为银行界的众矢之的,但也成功打响了德立美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