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庆幸(1 / 2)
“圣人驾到!”
就在太子胸中怒火燃烧的时候,外头响起了内侍的通传声。
太子转过身,理了理袍服,那周遭的杀意也瞬间被收敛起来。
他快步迎了出去,在殿门口,正好与圣人碰个正着。
太子赶忙叉手行礼:“儿请阿父安。”
圣人脚步不停,只是随意的摆摆手,便越过太子,直奔里间:“阿承如何了?”
“……不幸中的万幸,伤了右腿!”
太子没有迟疑,快速跟上圣人,坠在圣人身后两步远的地方,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回禀。
圣人已经得到了大概的消息,知道他看重的嫡长孙,先是遇刺,接着就是坠马,好好一个孩子,被抬着进了太极宫。
圣人又惊又怒。
那可是东宫的嫡长子,是他看好的继承人。
圣人一直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自己英明神武,却还能有个好儿子,还有个好孙子。
祖孙三代,可保大虞江山几十年的稳固。
他看重嫡长子、嫡长孙,甚至生出了立阿承为皇太孙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时候,却出了变故。
圣人本就聪慧过人,又有着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斗争经验。
杨承这边出了事,圣人就有所猜测,并命人第一时间去查证——
到底是哪几个不孝子,还是留在京中的几个异母弟弟?
又或者,是哪个家族生出了野望,竟想动摇东宫根基?
其实,早在太子妃“重病”的时候,圣人就开始调查了。
好好一个妇人,平日里骑马、打球都轻松,怎的就缠绵病榻了?
太子妃不似李皇后,李皇后是先天心疾,再加上接连生产,这才重病缠身。
太子妃却不然,她身体康健,性格坚韧,心胸豁达,只要不是疫病、风寒等,她不可能这般羸弱。
关键是,整个太医院十几位太医轮番上阵都查不出病因,就连那位能够稳固李皇后病情的李神仙也被难住了。
太子命楼彧去调查,圣人则派了自己的影卫——
除了百骑司,圣人还有更为隐秘的势力。
影卫比百骑司更神秘,更加的无孔不入,楼彧这边查到的线索,影卫也追踪到了。
几乎是前后脚,楼彧刚刚锁定苗女阿妮,圣人便收到了影卫的回禀:
东宫之祸,源自西南,始于内围。
“李家?好个李家啊!”
圣人拿着一打的资料,眼底闪烁着蚀骨的寒光。
李氏与杨氏数代联姻,两家早已密不可分。
李家不只是太子的外家,亦是圣人的外家。
血脉早已融合,圣人对奉恩公府也无比亲近。
但,再亲近的关系,在江山、在皇位面前,也要分清楚——
这大虞,姓杨!
是他杨翀率领大军,耗时几年,从南到北,亲手打下来的。
为了那把龙椅,圣人连嫡亲的弟弟都射杀了,父亲也被逼着退位。
他根本不会容许一介外姓人染指。
李氏的心,大了!
大虞朝,两代皇帝的血管里流淌着李氏的血,他们还嫌不够。
他们还妄图插手下一代。
圣人无法容忍,更不会让李氏做大。
其实,即便圣人还不是皇帝,只是个大将军继承人的时候,他就有意与李氏进行切割。
他为嫡长子选聘新妇的时候,没有选择李家的女儿,而是选中了卢氏。
理由都是现成的:
李家与杨家早已密不可分,没必要浪费一个联姻的名额。
难不成,儿子不娶李家的女儿,李家就不是杨家的姻亲了?
李家是杨氏的天然同盟,不再继续联姻,也不会影响这层关系。
还不如为杨家再拉来一个新的助力。
李皇后虽出身李氏,却也是圣人的妻子、太子的亲娘。
身为杨家宗妇,李皇后也要为杨氏宗族的利益考虑。
再者,李皇后还曾经听到一个说法:近亲结婚,很容易生下天生有疾的孩子。
这个“疾”,可能是李皇后的心疾,也有可能是痴傻。
哦,对了,孩子早夭的几率也比较大。
李皇后自己就夭折了两个孩子,也曾经见过某个家族生了个先天痴傻的孩子。
血缘太近,确实隐患重重啊。
李皇后多方考虑,同意了夫君的提议,舍弃娘家侄女,选聘了卢氏女。
卢氏与太子虽没有表兄表妹的情谊,却也互敬互爱,成为典型的世家大族的恩爱夫妻。
儿媳贤良,还生了聪慧、懂事的嫡孙,李皇后心底仅剩的一丝遗憾彻底消失。
她认可了卢氏这个太子妃,对太子妃也诸多疼爱与回护。
比如圣人登基后,册封了太子,李家便又提议再送个嫡女入东宫,却被李皇后一口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