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翰林院学士(1 / 2)
随着皇上一锤定音,报纸发行一事就此尘埃落定。
覃芊落仪态万方地向皇上行了叩拜大礼,动作行云流水,优雅而庄重,尽显恭敬之态:“臣遵旨,告退。”
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不卑不亢,透着一股自信与坚定。随后,她转身迈出御书房。
此时,夕阳的余晖宛如金纱,轻柔而温暖地洒落在长长的宫道上,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仿佛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微风拂过,宫道旁的宫柳轻轻摇曳,枝条随风舞动,仿佛在为她送行,又似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期许。
覃芊落沿着宫道渐行渐远,宫墙琉璃瓦上的金光逐渐黯淡,如同岁月的脚步缓缓前行。
她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处,在侍卫们庄重的注目礼中,径直回了左丞相府。
次日,启明星仍在遥远的天际闪烁,宛如一颗镶嵌在夜幕之上的璀璨明珠。而此时,紫禁城已然被晨曦温柔地笼罩。
淡金色的光辉,恰似一层轻柔而细腻的纱幔,缓缓漫过那层层叠叠、绵延起伏如巨龙般的宫墙。
为庄严肃穆的太和殿披上了一层梦幻而又庄重的薄纱,仿佛将这座古老的宫殿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之中。
沉重而悠扬的钟鼓声,宛如历史的回响,穿透清晨的薄雾,悠悠荡荡地回荡在皇宫的每一处角落。
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向世人郑重宣告着早朝的开始。
文武百官们身着形制各异、华丽考究至极的朝服,如潮水般鱼贯而入太和殿。
文官们身着绯色或青色的官服,色泽鲜亮夺目,恰似天边绚丽的云霞。
官服之上,绣着的精致禽鸟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即将振翅高飞。
他们头戴造型规整的乌纱帽,帽翅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文人的儒雅与风度。
腰间佩戴的玉佩,随着他们稳健的步伐有节奏地轻摇,发出清脆悦耳、宛如天籁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和谐的乐章。
武官们则身披锃亮的银甲,那银甲的甲片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犹如冬日的冰霜。
他们脚蹬厚重的黑靴,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能将大地撼动,尽显英武豪迈之气。
众人依照品级高低,整齐划一地排班,而后向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上,虔诚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那整齐划一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犹如滚滚雷鸣,在大殿内久久回荡,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臣子的忠诚。
礼毕,皇上神色威严,犹如那高悬于天际的烈日,目光如炬,锐利的眼神扫视着殿下群臣。
而后缓缓开口,郑重宣布筹备报纸一事。
圣谕声刚落,整个朝堂瞬间犹如炸开的油锅,原本平静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非凡。
文官群体的反应尤为强烈,他们原本平静深邃的眼眸里,刹那间燃起了炽热似火的光芒。
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改变命运、扬名立万的绝佳契机,那光芒中满是渴望与兴奋。
文官想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机会犹如凤毛麟角般稀少而珍贵。
而这份报纸一旦发行,便如同搭建起一座连接他们与万千百姓的桥梁,成为了传播声名的绝佳平台。
他们仿佛已然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锦绣文章,随着报纸的发行。
如春风般从繁华热闹的京都,传遍大江南北的市井巷陌、边陲小镇,被无数人争相传诵,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许多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下意识地摩拳擦掌。
暗中精心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争取到这份美差。
即便不能直接负责报纸事务的运营,若能在报纸上发表几首得意的诗文。
让自己的才华被天下人知晓,那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时间,大臣们表面上依旧保持着朝堂应有的肃穆庄重。
然而内心却早已暗流涌动,暗自较劲,每个人都在心中权衡着自己的优势与胜算。
与此同时,他们在心底对锦瑞昭王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若不是她独具慧眼,想出这一绝妙主意,又怎会有如今这般难得的机遇降临。
翰林院编修率先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只见他身姿挺拔如松,快步走出队列。
他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声音洪亮如洪钟,在大殿内清晰地回荡:“陛下,臣自束发受教起。
便日夜沉浸于经史子集的浩瀚海洋之中,多年来笔耕不辍,文思如泉涌般源源不断。
且臣心系天下,时刻关注时事动态,对当下的局势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这报纸主编一职,肩负着传播国家文化、引导舆论走向的重任,臣凭借多年积累的学识与才华,定能胜任,当仁不让!”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