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中场休息(1 / 2)
秦衡回答了第一个关键质疑点,上面他书写的公式是那么完美且流畅,至少到现在为止没人能找出毛病。
底下坐着的人推测这个质疑点如果不是秦衡故意留白展现实力,那么就是对方的数学功底确实深厚到了一定境界,不然也不可能像刚才那般信手拈来笔下有神一般着实吓人。
毕竟数学论文尤其是猜想论证并不像其它科目如物化生那般善于在论文中藏拙,理论数学是没有实际生产成果的,所以不存在论文发布后被别的实验室抢占产品的风险。
反而为了推广自己的数学理论和奠定地位,会更加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论文中的观点讲述清楚,因此秦衡绝对是临场回答发挥的这么好。
再结合秦衡年纪如此年轻,这不禁让一些人直呼华夏难道又要出一位类似陈老般的数学领头者!
在场的更有学术情报家涉猎广泛,知晓秦衡在美利坚那场学术会议上的表现,更言之凿凿的说秦衡未来绝对是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至少在数物领域很难有人能出其右。
这种观点和传言不断传播,让听闻者心惊的同时换了一副心态再次打量秦衡,他们开始考虑是否有拉拢和合作的空间,试图借此搭上未来学术风云人物的时代班车。
华夏中科数学以及各高校数学系的主任或者院长听到这种传言也是先惊后喜。
尤其华大数学系的院长更是喜不胜收,那嘴脸上扬的角度都没有低于45°。
或许是看不惯对方的嘴脸,青木数学系的院长也就是曾经在高考前亲自去招揽秦衡无果的那位,在一旁冷言冷语提醒秦衡并非华大数学系的学生,他可是物理专业并且加入了超导实验室的人。
一句话下来场面瞬间冰冻,要不是场合不对容易引起争议,华大数学系的院长差点就要和青木的院长直接动手了。
还有像爱德华·艾尔利克斯和马丁等人听到这种传闻皆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们心中非常认同这种观点。
尤其是已经和秦衡展开合作的马丁更是不遗余力大费口舌的对身旁几名协会成员夸赞秦衡的神奇,科研思路独特并且对数字敏感度极高。
这些人听完之后多少有些意动,场内的流言蜚语并不一定可信,但是马丁教授的话却有相当大的保证力度。
毕竟以马丁教授今时今日的学术地位,若非真的欣赏和认同,是万万不可能给一个年轻并且非亲非故的学者抬轿子的,所以大概率就是这个秦衡真的有实力。
不过马丁教授身旁这些协会成员们大部分都不是跨界学者,基本都是纯数学领域的研究者,更没有物理领域的项目在手,所以他们并不确定手上的数学项目秦衡能有多大兴趣。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打算找个时间空闲去和秦衡交谈一番,就算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项目与之合作,但相互交好落个脸熟总是没错的。
除了大部分看好秦衡的,另外还有些并不看好秦衡的人存在。
像赵正德自不用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心高气傲之流,听到流言蜚语连连哼气。
甚至于直接开口嘲讽这一次论证会都还没结束,秦衡这个小辈仅仅一个论文二作,那些回答发言还不知道是不是陈书雪提前给他做的功课,如今协会正式成员都不是就敢比肩陈老,要是真给秦衡上位了那还了得。
诸如此类的言语其实在人心当中也大有市场。
………………
话归正题。
时间也已经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下午两点,这看似漫长的论证过程其实已经算是神速,若是一天能解决两个质疑点,或许这一次为期七天的大会就能将整个霍奇猜想论证完毕,这种论证效率在数学史上都屈指可数。
这次会议非受邀人员是无法入内的,并非是数学家协会高冷故意脱离群众,这其实是一种善意。
毕竟哪怕是名牌大学生听自己家学校教授上的高数课都已经算是一种煎熬了,更何况是非数学专业的普通人坐在这里听那些比高数更玄幻的数学论证,那就是一种折磨而已实在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