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54章 你来我往

第454章 你来我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杉谦信听到,不屑地瞪着德川家康,“哼,德川家康,你这是怯懦的表现!我们倭国武士怎能如此畏缩不前,打什么游击战,简直有辱武士之名!”

德川家康不为所动,冷静地回应:“上杉谦信,这并非怯懦,而是审时度势。如今明军势大,正面决战我们毫无胜算。游击战虽不光彩,但能最大程度消耗明军,为我们争取转机。”

毛利元就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德川公的提议有其合理性。我们目前确实没有信心打败明军主力,游击战或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织田信长一直沉默不语,权衡着各方利弊。

此时,又一名斥候急切来报:“报!明军似乎已察觉我们的动向,他们有大量斥候正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赶来!”

织田信长脸色一变,立刻说道:“先别争论了,我们暂且找个隐蔽之处,避开明军斥候。同时,继续商讨应对之策。”

在他号令之下,倭军迅速朝着附近的山林转移。

但是,等到了山林中,气氛依旧紧张而压抑。众人围坐在一起,继续讨论着德川家康提出的游击战策略。

仍有一部分大名坚决不同意游击战,其中一位名叫松平信康的大名激动地说道:“我们堂堂倭国武士,怎能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地打游击?这传出去,我们还有何颜面?即便战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其他几位大名也纷纷附和,他们认为游击战有失武士尊严,且对最终战胜明军缺乏信心。

倭军的这些头目,陷入了分歧。

等到第二天,又有斥候带来了关于明军如何打下京都的详细消息。

听到这些细节,那些原本不同意游击战的大名们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些观点开始转变。

“没想到明军……竟如此厉害,这……这可如何是好?”

“若正面交锋,我们确实毫无胜算,或许……或许这游击战真的是唯一的办法了。”

“罢了,看来眼下只能如此。希望这游击战能让明军知道我们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

“……”

织田信长见众人终于达成一致,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各自回到领地,将手下士兵分散成小股部队,对明军的补给线、零散驻军等进行骚扰攻击。同时,要保持密切联络,互相配合,避免被明军逐个击破。”

德川家康接着说道:“没错,而且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形和熟悉本土的优势,让明军防不胜防。另外,还需派人混入京都,收集明军情报,以便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

一边的毛利元就也补充道:“粮草方面,我们各自在领地内筹备,尽量保障游击部队的供给。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或许能扭转局势。”

商议了两天之后,众大名带着各自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回去准备游击战的道路。

蒙古骑兵如草原上的猎鹰,敏锐地察觉到了倭军的异常动向。他们在山林间、小道旁悄然追踪,很快便有所斩获,成功抓获了几名倭军士兵。经过一番审讯,倭军欲开展游击战对抗明军的详细对策暴露无遗。

于是,蒙古骑兵们快马加鞭,迅速将这一重要情报呈报到谭纶手中。

谭纶听闻后,原本自信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失望。

他原本期待着与倭军主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正面决战,彻底击溃倭军,从而快速解决倭国的战事,可以班师回国。

然而,织田信长等人选择的游击战策略,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对织田信长等人多了几分忌惮。

谭纶深知,游击战向来棘手,敌军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行踪不定,难以捉摸。朝廷官军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面对这种游击战术,补给线容易遭到破坏,兵力分散时还可能被逐个击破,着实难以应付。

意识到局势的严峻,谭纶立刻召集众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营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面色严肃,静静等待主帅。

谭纶在人齐之后,很快从后堂转出来,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诸位,刚刚得到确切情报,倭军因粮草不足、军心不稳,又忌惮我军实力,决定放弃正面决战,转而采用游击战。他们打算化整为零,分散在各地对我军进行骚扰袭击。这游击战一旦展开,我军处境将极为艰难。”

将领们听闻,顿时议论纷纷,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戚继光率先开口:“大人,倭军此举确实棘手。我军深入倭国,补给线漫长,若遭倭军游击骚扰,粮草供应恐难以为继。而且,分散的小股部队作战,对我军的情报收集和应对部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戚继光的观点。

一位偏将皱着眉头问道:“大帅,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任由倭军这般骚扰?”

谭纶沉思片刻,说道:“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目前有一个应对之策。我们把京都的财物搬空,将人留下,然后班师回九州岛。”

此言一出,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有的将领表示反对:“大帅,京都乃倭国都城,我们好不容易攻下,怎能轻易放弃?留下这些财物和百姓,岂不是便宜了倭军?”

谭纶摆了摆手,解释道:“诸位,我们若继续留在京都,面对倭军的游击战,必将陷入长期的消耗战。我军远离本土,补给困难,而倭军熟悉地形,百姓又可能为其提供掩护和支持。长期下去,对我军极为不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搬空京都财物,可削弱倭国的经济实力,让他们难以迅速恢复元气。而留下百姓,可显示我大明的仁义,避免激起更强烈的民愤。而且,也能加重倭军的负担。”

“撤回九州岛,有水师在,倭军也过不去,便于我们继续经营九州岛。”

“最后,只要我们想打,可以随时再登陆本州,再打城池,搬取财物,如此反复……”

“到时候,就算倭人不投降,如此打法,也能把倭国打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