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崔家提亲(1 / 2)
崔明亦的眼瞳缓缓放大,眼底的欣喜如潮涌般翻滚。
“愿意,我愿意!”
“我愿意陪着你,悠悠。”
他伸出双臂,一下子将秦悠悠抱住,“我愿意的,我很愿意的。”
秦悠悠咯咯咯的笑了...
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呢?
她母亲是诰命夫人,她的卢姨是国公夫人,她的大姐是县主,二姐的未来太子妃,二姐夫是太子。
她自己也是县主。
她还有那么家产。
崔明亦是崔家最小的少爷,崔家的基业也不用他去担。
他们两个明明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活着,何必去担心那些问题?
*
御田的稻子经过几日晒田,缓缓复水后,到了孕穗的初期。
再过两个月,稻子就可以收割了。
而各地的员外郎们,也该陆续出发去各地了。
除了与京城作伴的几个府城,去其他府城的时间都比较长,最远的沙洲甚至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等他们到了各地,就要开始育稻秧,然后再两个月后开始插秧。
“记住,稻子育秧后,你们一定要到府城各地去看看百姓们的稻田,是不是合规。”
“既然皇上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们。”
“我们也像模像样的学了几个月,那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带着百姓的期盼,把稻子种好。”
“我这个师长,在京城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送别大家时,田甜也十分动容。
众员外郎也对着她行了一个学生对夫子的礼,“郡主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郡主厚望。”
“郡主,您和太子的大婚,我们不能来观礼了。”沙洲的员外郎是个情绪细腻的男人,他的眼角蓄着泪水,“不过,我们会用一亩亩稻田,为你们庆贺。”
这话..也让田甜十分感动。
“谢谢各位。”
田甜从空间里买出最好的稻种,陆陆续续的送别员外郎们。
当一车车的稻种,连着半个多月从郡主府运出,从御街走过...
京城的百姓们才意识到,这个从白石县来的郡主到底在为大祈百姓做什么。
“这么多稻种啊。”
“这陆陆续续的运出去...得有几十万斤了吧?”
“几十万斤?怕是要上百万斤了。”
“这些稻种,郡主都没要银子吗?”
“要什么银子?郡主再有两个月就要嫁入东宫了,那就是皇家人。”
“对啊,难道要皇上给儿媳妇银子吗?”
“难怪皇上对郡主这么好,谁家儿媳妇能有这么好啊。”
“还没嫁进去,就先拿出这么多东西来...贴补夫家?”
“呵呵呵,是这么个道理啊。”
“之前是谁说我们郡主娘娘配不上太子殿下的?我看除了郡主娘娘,谁也配不上太子殿下。”
“哎呀,配不配上的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我只想知道,郡主嫁给太子后,我们每年的稻种是不是都不用花银子买了?”
“郡主娘娘的稻种是高产稻种,亩产一千多斤呢,还值当你考虑这个问题?”
“真的假的啊?真有一千多斤?”
“我有个亲戚,是我大姨家的老叔的舅舅的侄儿的.....在宫里当差,他听郡主和那些员外郎说了,稻子亩产能有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的话...那岂不是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我们京城的百姓什么时候种这个稻子啊?”
“下下个月就能种。”
“下下个月种?我们田里的稻子一收割就种?”
“那岂不是一年可以种两次?”
“那更不得了,一亩地一年...不是能收三千斤稻谷?”
“真要种出这么多稻谷,我也磨点米粉做糕点吃。”
“那我得蒸点米饭做糍粑。”
“那我得做点米酒给我家男人喝。”
“这些都是下半年丰收之后的事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的婚事。”
“对!我们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成婚,我们可得热热闹闹的。”
等待稻子成熟的时候,田甜不用每天盯着。
她终于开始着手...来处理田香和秦悠悠的事了。
首先就是已经跟崔明亦解开误会的秦悠悠。
上次,崔家三爷和崔明亦上门来表明了提亲的意愿。
田甜回府后,便让人给崔府送了帖子。
“爹,这扶风郡主的帖子是什么意思啊?”崔三爷拿着田甜送去的帖子,找到了崔家老太爷。
崔老太爷接过帖子...
只见帖子上写着,“崔府,敬启,相逢之期,随缘而定,聚首之地,心之所向。”
下方,一枚郡主印。
“爹,这帖子...”
又是相逢,又是聚首,应该是邀约之意。
可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地点,这如何聚首啊?
崔老太爷拿着帖子,抚着胡须,“扶风郡主太有意思了。”
“哈哈。”
“爹?”
崔老太爷把帖子还给崔三爷,“郡主府这是应了明亦和安平县主的亲事了。”
“赶紧和你夫人去筹办聘礼,择日上门提亲。”
崔三爷错愕的看着手中的帖子,“爹,这帖子真是这个意思?”
可千万不能误会了...
“快去吧!!”崔老太爷乐呵呵的催促道,“一定要挑一个合适的媒婆。”
“到时候,爹陪你一起去。”
崔老太爷这么说,崔三爷也不敢耽搁了。
他立刻回了院子,叫上自家的夫人,第一时间先是开仓库,选聘礼。
“我们娶的可是安平县主,是未来太子妃的妹妹,可不能怠慢了。”崔三夫人一边说着,一边按着库房的册子挑出合适的聘礼。
“档次不够的绝对不能放进聘礼里。”
她现在就这么一个小儿子成婚了,而且娶的还是县主,必须得准备得足足的。
夫妻俩在库房里挑挑拣拣,选来选去,整整一日。
“嬷嬷,把这些登记到聘礼册子里。”
“这些不要了,还是差点。”
“这些...直接送出去卖了。”
“老爷,明日我们再去街上逛逛,再买一些。”
“不够不够,完全不够!!”
嬷嬷扶着崔三夫人,“夫人,别急,慢慢来。”
“嗯,慢慢来,慢慢来。”
说是慢慢来,可整个崔府,都慢不下来。
第二天,崔老太爷就把自己库房里的好东西送来了。
还有崔大夫人、崔二夫人,也都挑了自己库房里好东西送来。
“我们崔家的老幺宝儿终于娶妻了,以后也该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