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赵三本的条件(1 / 2)
上午十点,像往日一样,朱洪文在抽查了几个单位,便回到了市政府。
一到办公室就问秘书市长回来了没有。
秘书说昨天就回来了。
朱洪文点了点头将包递给了秘书,转身走向市长办公室。
路上还在琢磨着怎么和祁同伟说这事。
对方那性格,经过三个月,他还是摸到一点。
这是个仕途心很强的人。
这其实也是个弱点,或者说突破口。
想要追求仕途,那对民间的名声肯定是有需求,他觉得这三百万要是也换成几所小学可能效果要更好。
此时,祁同伟正在听取副市长江华,许连关于工业车辆和北山汽车方面的工作汇报。
第一批叉车已经下线,非常常规的柴油三吨叉车,各方面性能还是不错。
另外北山发动机厂,变速箱厂,驱动桥厂也在相继筹建。
销售也在慢慢步入正轨,算是给北山这个钢铁城市套了一根小小的马缰。
总的来说,祁同伟在工业布局基本成型。
一个是未来钢铁,一个是工业特种车辆,除了一个叉车,后续还可以吊车,挖掘机等等都是发展方向。
祁同伟很满意,“很好嘛,咱们接下来只需要把知名度搞上去,销路就能打开了。
对于工业机械我就一个要求,不能偷工减料,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保质保量,它不像其他产品,一时的宣传也只能带来短暂的利益。
最终还是要靠口碑,靠一点一滴把咱们北山这个品牌做出来。
要在好用,实用,安全上面多下功夫。”
江华,许连听着连连点头。
祁同伟双手轻拍桌面,一副完成任务的口气对江华说:“江华同志,工业是你主管,也比我专业,现在工业发动机我已经给你造出来了。
后面怎么让这辆车跑起来,跑的快,是你的工作了,以后我尽量不给你当婆婆。”
祁同伟深知自己的强项,是营销,在工业这块的专业性绝比不上江华这个工程学硕士。
顿了顿又给予支持的说:“我希望在不违背大方向,大规则的前提下,努力探索。”
江华认真表态说:“您放心,要是市政府给了我这么多支持,还弄不上去,那我这个副市长也别干了,趁早回家种田吧。”
三人笑了。
祁同伟说:“好嘛,有决心就是好事,咱们干事就怕没决心,畏手畏脚,最后什么也干不成。
但也不能冲过头,我来这,就听过很多安邦省长的历史,他是我们的老师,咱们可以向他学习,在改革的路上大胆探索,但一定切记,大胆的范围,这些教训,安邦省长已经替我们领教过,咱们不能再重蹈覆辙。”
许华点了点头。
祁同伟又将目光看向许连,询问北山汽车工作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