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先声夺人(2)(2 / 2)
将领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据探子回报,窦轨所率之兵大约有一万多人。”
窦建德闻言,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哼!区区一万多兵马而已,量他们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传我命令下去,给我密切监视唐军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我禀报。朕倒要看看,李世民那小子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来。这次,朕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我窦建德可不是好惹的!”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战争的局势陷入了僵持不下的拉锯状态。窦建德率领着他那气势汹汹的大军来到虎牢关前,然而却在此处遭遇了顽强的抵抗,致使他们无法顺利向前推进。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整整一个多月过去了,窦建德的军队依旧被困在了原地。
期间,窦建德多次尝试发起进攻,但每一次的战斗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长时间的征战和接连不断的失败,让窦建德手下的将士们渐渐感到疲惫不堪,思乡之情也开始在军中蔓延开来。许多士兵心中都暗自盘算着何时能够结束这场漫长而又艰难的战争,早日归家与亲人团聚。
就在窦建德一方被打击得士气低落之际,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并果断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乘胜追击。他精心策划并派出了麾下猛将王君廓,率领一支由一千多名精锐轻骑兵组成的队伍,悄悄地向窦建德的后方进发。这支轻骑部队行动迅速、神出鬼没,成功地找到了窦建德的运粮队伍。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窦建德的运粮队毫无防备,瞬间就被王君廓所带领的轻骑冲散。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王君廓不仅成功地夺取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还给予了窦建德的运粮队以沉重打击。因为此次战役中,窦建德一方损失惨重,就连他的大将军张青特也不幸被俘获。
窦建德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虎牢关后,本以为能够一举攻破这座雄关,但却未曾料到迎接他们的竟是一轮接一轮沉重而致命的打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窦建德心急如焚,他立刻紧急召见了麾下的谋士们与诸位将领,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营帐内气氛凝重,窦建德面色阴沉,愤怒地在帐中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李世民那区区一万几千人的军队肆意妄为,而毫无还手之力吗?”
此时,祭酒凌敬站了出来,对着窦建德抱拳施礼后说道:“陛下息怒,请听微臣一言。以微臣之见,我军如今在此僵持不下,每日都要承受巨大的伤亡,继续这般干耗下去绝非良策。倒不如倾尽全力渡过黄河,直取怀州、河阳两地,并派遣得力大将驻守。而后,我军可擂动战鼓,竖起旌旗,翻越雄伟壮阔的太行山,挺进上党地区。再由陆路经汾州、晋州直奔蒲津而去。如此行事,可有三大益处:其一,此路线敌军防守薄弱,我军犹如入无人之境,获胜可谓轻而易举,万无一失;其二,通过攻占新的领土,可以广泛招募兵员,补充军力,从而使得我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力也随之更为强盛;其三,关中的唐军必定会因我方此举而大为震惊惶恐,届时郑国洛阳之围自然不攻自破。纵观当下局势,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为稳妥周全的计策了。还望陛下三思!”窦建德想了想,他点了点说道:“凌敬,你的这个计划不错,那就按照凌敬的建议行事吧!”
王世充所派遣而来的王琬听了之后,心中暗叫不好。若是窦建德当真撤军离去,那么洛阳城势必会毫无悬念地落入唐军之手。想到此处,他心急如焚,当下便决定采取行动。
于是乎,王琬赶忙将目光投向那些早已被他暗中以金玉财宝收买下的窦建德手下将领们。这些人平日里与他私交甚笃,且受了他诸多好处,自然对他言听计从。
果不其然,就在这时,一名身形魁梧的大将挺身而出,大声反驳起凌敬的计划来。只听得他声如洪钟地道:“凌敬此人,不过是区区一介书生罢了!他所提出的这个建议,简直就是纸上谈兵,全然不切实际。先不说那汾州、晋州以及蒲津等地是否能够轻易攻克下来,单就这太行山而言,又岂是那般容易翻越过去的?要知道,太行山乃是一道天然而成的险阻屏障,其地势之险峻程度丝毫不亚于闻名遐迩的函谷关呐!即便我等真能侥幸穿越而过,待到那时,恐怕洛阳城早就已然沦陷唐军之手了。而且稍有不慎,我军极有可能就会中了唐军的埋伏陷阱,到时候可真是插翅难逃,必将落得个全军覆没的凄惨下场啊!”
这边厢,王琬眼见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连忙与身旁的长孙安世相互对视一眼,而后双双佯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涕泪横流地哭诉起来:“陛下您当初可是亲口答应过郑王,定会出兵援助洛阳城的呀!如今怎可如此背信弃义,不顾及往日情分呢?倘若夏军就此撤离此地,不出七日时光,咱们郑国怕是就得大开城门,诚心诚意地向唐军俯首称臣啦!”随后诸将都说:“凌敬是个书生,哪里懂得打仗的事,他的话怎么能听呢?现在我们人强马壮怎么会打不过唐军那区区一万多人。”
于是,窦建德面带愧色地向着凌敬抱拳施礼,诚挚地道歉道:“凌敬啊,如今众将士们士气高昂,朕认为这乃是上天冥冥之中对我等的庇佑与助力。值此良机,若毅然决然地展开决战,必能旗开得胜、大获全胜,故而实难采纳爱卿之良策矣。”
然而,凌敬却并未因为窦建德那番话语就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张。此时,只见他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原本舒展的面容也变得异常凝重起来。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向窦建德拱手行礼,并言辞恳切地进言道:“陛下啊,请您一定要明察秋毫、深谋远虑啊!微臣心里十分清楚,咱们现在的大军确实士气高昂。可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残酷事实就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这支强大的军队仍然被那可恶的唐军死死地封堵在了牢虎关之前,连半步都难以靠近。这足以说明,唐军的真正实力绝对不容小视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顾一切地贸然与他们展开决战,恐怕并非是什么上策之选呐。相反,此时此刻选择退兵,才是当下最为明智的决策。所以,恳请陛下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冲动莽撞地做出决定啊!”
窦建德闻听此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的不悦愈发强烈。他猛地一挥衣袖,大声呵斥道:“大胆凌敬,竟敢屡次忤逆朕意!来人呐,将其速速架出帐外!”
话音未落,几名彪形大汉便如饿虎扑食般冲上前去,不由分说地抓住凌敬的双臂,强行将他向外拖拽而去。尽管如此,凌敬仍不肯死心,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声嘶力竭地高呼道:“陛下,万万不可莽撞啊!切不可意气用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见凌敬到了这般田地依旧不知悔改,窦建德怒发冲冠,额头上青筋暴起,咬牙切齿地吼道:“住口!再敢胡言乱语,扰朕军心,休怪朕无情,即刻命人将你拖出去斩首示众!”
正在一旁专注倾听着的窦建德的妻子曹氏,秀眉微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对凌敬所说之话深以为然。只见她莲步轻移,来到窦建德身旁,柔声劝说道:“妾身认为凌敬所言极是。陛下您何不慎重考虑一下他的建议呢?如今这关中地区的唐军兵力空虚,正是我们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呀!我们可以经由那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长驱直入汾晋等地。与此同时,还能借助突厥的强大势力去骚扰关中,如此一来,唐军必然会因为后院起火而匆忙回师自救。这样一来,围困郑国的危机不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吗?可眼下我们却一直被困在这虎牢关下,时间一天天过去,咱们的军队不仅疲惫不堪,而且这样下去恐怕最终只会落得个劳而无功的下场啊。”
然而,此时正怒火中烧的窦建德猛地一挥衣袖,瞪大眼睛,怒声驳斥道:“哼!行军打仗乃是男人之事,妇道人家懂什么?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郑国如今已是命悬一线,我等既已应允前去救援,又怎能临阵退缩呢?若是这般轻易放弃,岂不让天下之人耻笑于我,指责我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