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82章 功高盖主

第182章 功高盖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李世民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脸上那冷峻无比,充满了令人胆寒的威压和怒气。坐在一旁的长孙安世见状不由得浑身一颤,一颗心也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那个八岁就被赶出家门的堂妹,在秦王李世民心目中所占有的分量竟是如此之重。

不过好在李世民很快就收敛了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强大气势,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然后脸色逐渐缓和下来,再次看向长孙安世道:“你身为王世充的部下,现在又在夏军中被我军所俘虏,依法当斩。然而……看在你乃是观音婢堂兄的份上,现在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待到兵临洛阳城下之时,由你代表我军前去劝降王世充,若能成功说服其开城归降,待到洛阳城破之日,不仅可以饶你不死,就连你的整个家族也能够尽享荣华富贵。”

长孙安世心中暗自思忖着当前的局势,如今窦建德已然沦为阶下囚,那夏军现在已经全数溃败。而王世充眼见这等情形,其投降之事恐怕已是近在咫尺了。想到此处,长孙安世深知自己已别无选择,当下不敢有丝毫迟疑,赶忙重重地点头应道:“老夫定当竭尽所能,不辜负殿下对我的信任与托付!”

李世民见他如此爽快地应允下来,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于是,李世民微微抬手,朗声道:“来人啊,速速将长孙大人搀扶出去,务必以礼相待,好生招待一番。切不可怠慢了贵客!”话音刚落,便有数名侍从应声而出,恭敬地走到长孙安世身旁,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然后缓缓朝着门外走去。

当李世民终于处理完长孙安世的事之后,他缓缓地转过身来,正欲落座稍作休憩。就在这时,房门忽然被轻轻推开,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而入。只见这二人皆是眉头紧锁,满脸忧色,仿佛心头压着千斤重担一般。

房玄龄快步上前,向着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殿下,此次与夏军交战,我军大获全胜,已将其击溃。除了那些落荒而逃者外,我军还成功俘虏了五万多名夏军士兵。然而,眼下却出现了一个难题——由于我方兵力有限,实在难以将如此众多的战俘尽数带走。那么对于这些战俘,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置呢?若将他们统统放回,待他们重整旗鼓、再度武装之后,势必又会成为威胁我大唐的一股强大力量;但若将他们全数坑杀……”说到此处,房玄龄不禁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忍继续说下去。

一旁的杜如晦见房玄龄迟疑不语,赶忙接口道:“此计万万不可行啊!想当年,秦国大将白起于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并残忍地坑杀了四十万降卒。此事一出,顿时震惊了天下六国。后来,秦昭襄王嬴稷为了平息其余各国的愤怒,不得不以各种理由将功高震主的白起赐死。更何况,殿下您如今所处之境,与当时的白起颇有相似之处啊!倘若真的采取坑杀之举,恐怕也会引起各方非议,甚至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呀!”

李世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面色凝重地聆听着下方两位谋士的意见。待他们陈述完毕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深知,如果此次能够一举将王世充和窦建德同时生擒活捉,那这份赫赫战功无疑将会令世人瞩目。然而,尽管三弟李元吉在此战中亦有所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的功劳都将归属于自己。如此一来,他便已处于功高震主之境。

且不说长兄李建成定然难以容忍他这般锋芒毕露,恐怕就连身为一国之君的父皇李渊,届时也会对他心生忌惮,视其为潜在的威胁。毕竟,没有哪位帝王愿意看到臣子的威望凌驾于自身之上,就算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想到此处,李世民不禁感到一阵烦恼涌上心头。他缓缓地靠向椅背,闭上双眼,试图让自己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下来。随后,他伸出右手,轻轻地揉捏着眉心,苦苦思索着应对眼前困局的良策。究竟要如何行事,才能确保这一步走得既稳妥又不会给自己带来祸端呢?

四周万籁俱寂,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房玄龄和杜如晦站在一旁,屏气凝神地注视着正陷入沉思中的李世民。他们深知此刻的李世民正在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应对眼前局势的良策,因此谁也不敢贸然出声,生怕惊扰到他。

不知过去了多久,只见李世民缓缓地睁开双眼,原本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下来。他挺直身躯端坐于椅上,目光沉稳而坚定地看向杜如晦,开口说道:“如晦,你速速派人将我们所俘获的敌军全部辎重以及战马统统没收充公,但要切记不可伤害那些被俘之人,将他们尽数放回即可。”说完这番话,李世民稍作停顿,紧接着便转过头来,将视线投向房玄龄,并继续吩咐道:“玄龄,此事至关重要,你即刻修书一封呈予父皇。信中务必要详细说明此地的战况,尤其要着重阐述我方为何决定放走这些俘虏的缘由。恳请父皇能够当机立断,尽快下达诏书以安抚河北之地的民心,以防其再生叛乱之心。此事务必谨慎处理,不得有丝毫疏漏!”

房玄龄与杜如晦听闻李世民所做出的安排后,不禁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他们深知,当下局势复杂多变,而这一决策或许是目前最为周全妥当的办法。于是,二人毫不犹豫地接下命令,旋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

李世民静静地凝视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那两道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待他们离去之后,他缓缓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坐回座位上,整个人瞬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方才杜如晦那句“功高盖主”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心间,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个严峻的问题。回想起过往种种,尤其是父亲李渊对待功臣的态度和行为,李世民心中愈发不安起来。他暗自思忖道:“以父亲以往的行事作风,我如今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恐怕已引起了他的猜忌和忌惮。若是不能妥善应对,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处,李世民眉头紧锁,脑海中飞快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对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