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冷饮的魅力(2 / 2)
白寡妇也好,二赖子娘也罢,谁敢当众说李卫民一个不字,不用李卫民说话,乡亲们就能教他们做人!
只要敢说一句难听话,李卫民一个字都不用吭,她们的肉就别想分了,找谁说理都不好使!
千万别说什么不公平,得罪了大多数乡亲,没把这些东西撵滚蛋,就是最大的公平!
范老师和一众实习生万没想到,一个月还没干到头,补助的猪肉就发了下来。
这怎么办?
正是农忙的时候,怎么请假往家送啊?
无奈之下,众人决定,这个月就只能如此了。
反正农忙需要补充营养,干脆吃了算了,等下个月再往家送。
其实,李卫民这时候发肉,就是为了让范老师他们自己吃。
白面和面包可以拿回家。
缺乏营养,一旦累病几个,李卫民可没办法向学校交代!
……
第二天一大早,李卫民喊上两辆卡车,直奔新城县杀去。
申城发来的制冷设备到了!
……
火车站。
李卫民交了钱,让了烟,请装卸工人把制冷设备装上卡车。
“开车的时候慢点,谁要是把咱的宝贝设备撞坏了,我饶不了他!”
“李经理,你就放心吧,撞坏咱的宝贝,我就跳大沙河!”
“我跳神仙崖!”
“滚蛋,少说废话,小心开车!”
……
轰隆隆!
两辆卡车回到向阳大队的时候,洪振华已经带人在新建的冷饮厂等着了。
有了之前建造无菌厂房的经验,李卫民要求的冷饮厂已经建好。
说是厂房,其实非常简单,跟稍微大一些的作坊差不了多少。
刚开始,李卫民并没有上马那么多品种,准备先从最简单的做起。
有一种东西,最是老百姓夏天的心头好,既便宜,又解暑。
有地方管这种东西叫冰棍儿,有地方叫冰棒,也有地方叫冰糕。
写在书面上,冰棍加“儿化音”太麻烦,冰棒听起来又太大,干脆就写作冰糕算了,和雪糕相呼应,用作书面语比较合适。
冰糕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工艺没有汽水复杂,运输又比汽水方便,只要保温就可以。
刚开始,李卫民准备生产三种价位的冰糕。
最普通的白糖冰糕,两分钱一个。
绿豆、橘子之类的果味冰糕,三分钱一个。
牛奶冰糕,五分钱一个。
然后看看市场反应,如果销量不错,再生产更贵一些的奶油雪糕。
另外,李卫民还准备在城里开一家冷饮店。
制作一些保温设备,既可以卖冰糕,又能卖冷饮。
冷饮这种东西非常好做,用制冷机制作一批冰块,把冰块运到冷饮店,谁要喝冷饮,就用冰块加水,再加一些橘子、酸梅之类的香精,一搅和就好。
五分钱一杯,天气热的时候来上一杯,冰冰凉,心飞扬,要多爽就有多爽。
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也扛不住诱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