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 第464章 传法众徒与龙精之道

第464章 传法众徒与龙精之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余书洋点点头,他从身上拔下一片鱼鳞,交到余丽水手上,说道:“我给你七天时间,若是不能觉醒龙鲤血脉,就算你没有机缘。”

鱼鳞上残留着部份血肉,又因为余书洋修炼狰狞龙骨,鱼鳞上自带一股不屈意志。

对于感悟龙鲤血脉,不屈意志就成了最大的干扰,这也是余书洋对徒弟的考验,免得金不换、余藏锋说他偏心。

龙鲤血脉的事处理完了,余书洋也跟着静下心来,开始考虑化龙的抉择。

到目前为止,他身上有三道化龙之法,分别是——太岁龙神、天风大龙神、震龙大龙神。

其中,太岁龙神乃是天象之龙的补充,相当于是苍龙大龙神的下属,余书洋必然不可能选择此道。

说起来,他用八卦之道解密大龙神之道,已经算出大龙神之位有三十二个,眼下中土只有八个位置被占。

理论上来说,他可以从剩下二十四个大龙神中任意选择,不过,考虑到他的修行资,乃是金水一道,像离火、巽木一类,首先就排除掉了。

而且,大龙神的位格,也并非他想的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大道法则与龙神道果。

余书洋早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还是前不久苍龙大龙神来提醒,方才让他明白其中奥秘。

当年人、妖两方道天派门下弟子来争,双方不是打斗一番分胜负,而是比拼掌控中土世界的能力。

现在留存下来的八位大龙神,都是炼化天地大道为龙神,以此,掌控中土世界的本源。

比如,苍龙大龙神占据了乾天之象,也就是天象神龙,这是三十三位大龙神之首,地位极其特殊,也是因此,巫神想用青龙取代他。

如今,余书洋要化龙进位成大龙神,就相当于为妖族占据一条本源大道,背后涉及到人、妖之争。

说实话,余书洋对此十分反感,有种被苍龙硬逼着化龙的感觉,特别是李太平帮他分析之后,这种感觉更直观更强烈。

若非是太平湖龙伯的威逼在前,文思蛇、巫魂的的威胁在后,余书洋根本不会考虑化龙进位大龙神的。

现在的局势已经将他逼到死角,不化龙更易血脉,就受限制于喜鱼的神誓,渡劫突破时只能独自面对。

到那个时候,太平湖龙伯感应到大龙神位,势必会出手杀他,这位乃是一品妖仙,即便是阳符子、阴陈子联手也未必打的过。

即便没有太平湖龙伯,还有藏身东海龙宫的虫王,以及躲在太白峰上的文思蛇。

他俩一个擅长牵命术、一个擅长寄命术,真要是全力布局杀他,必然不是他独自一个能面对的。

可以说,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化龙摆脱神誓,苍龙如约压制太平湖龙伯跟虫王。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必须在引雷渡劫前化龙,也就是说,他只能在天风大龙神、震龙大龙神之间选。

震龙大龙神,为风雷之象,由肾脏的云衣领悟而出,风雷变化为益,同时也是易变之道。

天风大龙神,为乾天御风之象,是余书洋修炼八风时领悟,天风变化为垢,同时也是易顺之道。

两道看似都跟巽风有关,实则都与风无关。

先说震龙背后的风雷,这是巽震相对之时,也就是天风地震的景象,乃是天地激荡、阴阳生变的契机。

也是因为,余书洋才会从肾脏云衣上,参悟出了震龙之道,这就相当于阳精、阴精的造化。

在人体孕育之初,是由父精母血孕育,那精气中蕴含先天之气,与母血结合化作命魂,这正是风雷激荡、阴阳相生。

可以说,震龙大龙神位格,占据的大道就是精气,通俗一点讲,就是所谓的龙精。

余书洋用玄武龟书推演过,如果他占据此道,到时候龙族就会大兴,龙族能重现苍龙与百兽生子的场面。

至于天风大龙神,则是天下有风、万物茂盛,这是天、地之间由风做循环,恰好与八风咒的四时八风一脉相承。

天风一道牵扯到大地之生机,这让余书洋有些忌惮,他怕引来天道意志的注意力。

要知道,天道意志只是暂时受困梦土,一旦受到刺激,依旧还是能发威的,像当初的白鸦仙,直接逼的五雷神施展天罚大劫。

余书洋不觉得自己能扛得天罚大劫,最好的办法,还是暗中跟随东夷帝君他们,先从削弱人道开始,把潜藏的巫魂给找出来。

只要斩杀了巫魂,再跟太岳鬼神、后土宫鬼神、地母宫鬼神联手,把轮回权柄从天道手中夺过来,那天道意志就再难翻身了。

可以说,从头到尾,留给余书洋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第一次参悟出的震龙大龙神。

那太平湖龙伯也是感应到风雷大道,从而搞出来血蛟跟锦龙,那血蛟对应了龙精的生育力,锦龙则是龙精的云衣之形。

余书洋来回考虑了许久,一直都下不了决心,他把一众徒弟、道童找来,也是讨论此事。

一连五六日过去,眼看着余丽水感受鱼鳞,一点点的转化喜鱼血脉为龙鲤血脉,余书洋也没再让他们歇着,开始再次讲道。

这次他拿出阴阳真形扇,这件法器乃是用大风鸟的羽毛编织,当然了,两片扇面是用紫气炼成的,内中蕴含太极青牛、两仪青羊的真形。

余书洋先从阴阳变化讲起,将一气分化为清浊阴阳,依此分别讲述阴动阳静、阴阳两仪、太极阴阳的变化。

待到大道讲述完,又催动阴阳真形扇,显化出太极青牛、两仪青羊,青牛可镇压一切变化,太极弧可化作一道金桥。

而青羊则是分化一切,两仪弧则是化作两柄剑,这剑正是两仪龙须剑,有分化阴阳、扬清降浊之能。

余书洋用乾坤圈道意,分别加持在太极青牛、两仪青羊身上,以此来演示太极、两仪的大道变化。

两次讲道结束后,余书洋才开始讨论化龙之事。

“我准备修行化龙之法,此事跟道脉传承无关,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跟你们讲清楚,免得日后弟子混淆了传承。

咱们这一脉传承涉及许多,从根本上说来说,可以分做两脉,一个是一气混元之道,一个是阴阳两仪之道。”

余书洋这些日子讲道传法,只为了正本清源,免得后人混淆了化龙之事,特意提前讲清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