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燕山慕容氏与饥民鼠疫(1 / 2)
余书洋在李真、黄文勋的劝说下,没有直接去南江水府,主要是顾虑两点。
一个是,食香鼠所说未必属实,就像他搞的把戏,先在永明城示好,等到了香罗木福地,又搞出种种做派,想要钳制拿捏李真。
另外一个,也是闻香教、龙宫水府的用意不明,不好冒然动手,万一是诱敌深入的陷阱,余书洋未必能应付的过来。
就拿闻香教来说,上一个杀劫的时候,东方魔门的老巢,都被闻香教给砸了底掉。
当初在淮河水市的时候,五会八行因为闻香教传信过去,说水市中混入了东方魔门的余孽,硬生生吓的闭市一年。
余书洋思来想去,决定跟着去奉天城,再打听一下,顺便看一看“立地太岁”。
宝船从江水中升空,再次行驶在云路上,载着余书洋他们,食香鼠派来的管事鼠七也跟来了。
在云路上飞腾了一日的功夫,很快到来到奉天城外,可以看的出来,奉天城乃是一座大城,内外三层,只外城的城门都有九处。
奉天城位于门州西南,是门州、胡州、中州三地交汇之所,又临近内海港口,可谓通商要地。
当年,白夷、犬夷随瑞狐族逃命,一路北逃跨越山海,最终来到了门州西南一隅之地。
瑞狐仙撮土捻香做祭祀,算定了时机,当时破土筑墙,这才有了现下的奉天城。
不过,因为白夷、犬夷都把祖坟安置在此,城外并没有挖掘护城河,这让宝船不能顺水进城。
鼠七早跟李真说过了,奉天城北有座五阳山,乃是远近闻名的北货场。
这北货场是门州商会搞的,宝船直接落入五阳山就成,倒是不用进城卸货。
自打来到奉天城周边,余书洋额头的神瞳,就跟开了窍一般,“砰砰”直跳个没完。
这是太岁龙神的香坛生出感应,同时,也是立地太岁混淆神名,被神位箓职感应到。
余书洋凝神静气,手上轻握洞渊玄天旗,挥动乾罡道禁,撒出一道乌光护在身上,以此感受香火愿力的感觉。
现下,他需要先隐藏起来,免得被闻香教察觉。
宝船缓缓落地,鼠七率先从甲板跳落到地上,招呼货场上的伙计跟账房先生过来。
余书洋眼看着宝船上下忙碌的场景,他不准备插手其中,给李真、黄文勋传言几句,也从宝船上跳了下去。
他准备暗中探查一番,之前是用香火愿力感应,在祭祀立地太岁的场所,催动五眚太岁鞭惩戒,除了拜神的信民,再没有其他收获了。
说实话,若不是食香鼠说是闻香教,余书洋还真不会往那方面想,毕竟闻香教的根基在中州。
余书洋循着香火愿力的感应,察觉到北货场中,就有一处立地太岁的祭祀之地。
催动法风遁形,在乾罡道禁所化的乌光中,余书洋就像一团黑气,突然隐入虚空中。
不消片刻功夫,就来到一家兵器铺,店门上的匾额写“金刀”二字,门前垒了四个火炉,有伙计在抡锤打铁。
余书洋看了一眼,能够看的出来,都是样子货,锻打的都是铁锭、条铁一类的基础之物。
不待他进门,就见着兵器铺的的伙计走了过来,笑盈盈的问候道:“这位仙长有礼,不如到铺里看看呢”
余书洋身穿一套扫霞仙衣,作道人装扮,手上更是拿着一柄令旗,让兵器铺的伙计敬畏三分。
“小哥儿,你们这是个兵器铺都有啥特色呢”
余书洋缓步跟随进店,随口询问道。
“听您的口音,不是咱们门州的吧!想来不知道金刀堂的名声。
咱们金刀堂出自慕容氏,咱们这一处,是从城里分出来的别号,柜上有几位大师父,都是铸造金刀的好手。”
伙计颇为自豪的介绍了一番,又见余书洋一脸疑惑,连带着金刀堂、慕容氏都说了一回。
慕容氏乃是白夷族的老姓,大都生活在燕山,族中以锻刀、刻石像为业,在门州极为有名。
金刀堂既是堂号,也是商号,专门以炼制金刀为主,在门州、胡州全都声名远播。
余书洋听完,极为好奇,之前他了解过,中土人族并没有发展出人道兵器,即便也有十八般兵器,都是按照法器的路数祭炼。
“小哥儿,你都说了这么多了,不如拿一把金刀过来,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余书洋笑着说道。
伙计闻言,是又惊又喜,从店门外他就看出余书洋的不凡,这一路上无论他讲燕山慕容氏,还是金刀堂,都只见余书洋侧耳倾听。
这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必然不是普通人,再看穿着打扮、以及俊俏的模样,必然是世家大族的公子哥。
伙计一时猜不出余书洋的深浅,只能恭维着说:“客人有所不知,咱们这金刀需要血锻火炼。
店里的金刀都是客人订制的,却是不方便给您取来观赏,不过,店里有刀图剪影,都是慕容家自留的宝刀,要不小的给您取来看看”
金刀堂做的是订制的生意,上门来的多是刀客,不是锻造金刀,就是重铸金刀,少有啥也不懂的愣头青。
开门做生意,自然少不了手段,刀图剪影算是应对之一,此物将慕容氏炼成的上品金刀,全都施法拓新下形影,本是给铸刀师看的。
若是遇到像余书洋这种生客,偶尔也会被伙计借过来,以便客人能有所感触。
“劳烦小哥儿了!”
余书洋自无不可,他在东海创立铸剑城,准备把神兵利器那套教给徒弟们,以此祭炼人道兵器。
不想,在这里竟然见到“血锻”,也不知以何法炼刀,他不会小觑中土人族,毕竟这里的九大圣地,来源于人道大天的传承。
没过多少时间,店里的小伙计就抱了一本三尺长、半尺厚的铁皮书,这书抱在怀里犹如门板一般。
伙计身后还跟了个须发全白的掌柜,两人一前一后的进来,相比于伙计,掌柜的更有眼力劲,已经从余书洋身上的道袍看出端倪。
人道九大圣地,其中之一就是道家,这道家门人都穿道袍,手上多拿浮尘一类的法器,拿令旗的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