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杀大唐使臣者,灭国(第三更)(2 / 2)
李承乾没有超拔的意思,人总是要历练,才能成才。
放下手里的所有试卷,李承乾看向一侧的侍中孙伏伽,说道:“孙卿,你是本朝第一位状元,这份名单,就由你颁布下去吧。”
“臣领旨。”孙伏伽拱手,然后从张阿难的手里接过奏本。
“陛下!”长孙无忌跟着拱手,问道:“敢问陛下,日后每年都有进行一次殿试吗”
殿中群臣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淡淡的抬头,问道:“诸卿怎么看”
“陛下!”李义府再度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番科举之所以出事,是因为科举人数过多,被人钻了空子,臣以为日后不必明年如此,只有当科举人数录取过多的时候,再进行科举为好。”
这一次的科举,经过了殿试之后,科举进士的名次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当然,这里面有家世的原因。
殿试最大程度去除了家世的影响。
有了殿试,日后寒门出头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另外,这一次的殿试虽然绝大多数都在水平之上,但也有三人,明显是不够成为进士的水平。
皇帝科举当然没有舞弊,但这三人,吏部铨试永远不会过。
“英国公!”李承乾抬头。
“陛下,臣觉得可以!”李勣认真拱手。
“舅舅!”李承乾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想了想,拱手道:“臣以为可以。”
“好,便如此吧。”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目光从长孙无忌和群臣的身上掠过,说道:“今日到此,退朝吧。”
“臣等拱手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起身,从太极殿走出,坐在御辇上,然后朝甘露殿而去。
侧过身,李承乾对李安俨说道:“告诉李义府,将刚才他的话传出去。”
“是!”李安俨拱手,然后他小心的问道:“陛下可是还有算计”
“呵呵!”李承乾笑笑,然后神色平静的说道:“安俨,你要明白,每一次的科考,对一个家族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负担,甚至很多寒门子弟,一生都只能负担一次科考。
有了今天的事情,他们就会尽可能的暗中商议,聚集在某一刻一起参考,以求殿试,然后求一个公平。”
“是!”李安俨沉沉拱手,公平,对皇帝最有好处。
“好了,马上三月了,该起身东巡洛阳了。”李承乾轻叹一声。
……
三月十六日,长安春明门外。
渭水之上,御船缓缓的朝黄河而去。
“今年朕会在洛阳,待到贺鲁攻波斯都督府,朝中动兵不必等朕,将士们该动身的直接动身。”李承乾目光从长孙无忌身上,落在程咬金的身上,然后认真的说道:“卢国公,保重身体,到了西域之后,最好就在安西都护府待着,朕不想看你出事。”
“陛下放心,老臣省的。”程咬金感激的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于志宁和许敬宗身上:“今年东巡洛阳,主要是看河北百姓迁移之事,崔卿已经起身,崔家作为表率,河北其他世家多少都会跟上,剩下的就是百姓了……任何阻挠百姓迁移辽东和安东的人,全部视作谋逆。”
“喏!”于志宁和许敬宗一起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春种秋收,继续察查隐田,清理恶钱,疏浚河道,加强海运,朕的要求不多,今年的秋税,要比去年多两成。”
“喏!”群臣肃然拱手。
……
转眼,八月。
洛阳,秋雨连绵。
李承乾坐在贞观殿前,看着前方逐渐修缮完成的乾元殿,心中一阵感慨。
今年没有战事,天下放松,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快。
阎立德负责修缮乾元殿,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将乾元殿的大体结构完成了。
之后虽然依旧还要进行内部整修,但最后半年的时候。
明年他再来东巡洛阳,就可以在乾元殿中早朝了。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雨声,一名千牛卫骑马直接冲进了端门,最后在承天门下下马,然后飞快地奔到了贞观殿前,将手里的军报递给李承乾,同时叩首道:“陛下,阿史那贺鲁发兵波斯都督府,波斯都督卑路斯不敌彻底吐火罗深处,贺鲁随即转向,杀往了安西都护府。”
稍微停顿,千牛卫重重叩首,道:“鸿胪寺使张英,因事恰在波斯都督府,不幸罹难殉国!”
“什么”李承乾猛然站了起来,咬牙道:“他为什么会在那里”
“鸿胪寺使张英原本出使天竺,因天竺有意波斯,所以转引天竺。”千牛卫沉沉低头。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自从王玄策在天竺被袭杀以来,还没有大唐国使被人杀害的例子,阿史那贺鲁,你是真的该死啊!”
千牛卫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猛然抬头,高声怒吼道:“传旨,出兵,灭了西突厥!”
“喏!”殿中群臣肃然拱手。
随即,声音在整个天下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