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从今日起,天下只有大唐(第二更)(1 / 2)
第701章从今日起,天下只有大唐(第二更)
高宝藏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大殿的。
他坐在长榻上,有些苦涩的看向金上泉道:“国相,你说该怎么办”
金上泉有些难过的拱手道:“大王,如今的东岛,新罗和百济已灭,高句丽的军队掌握在大唐手上,还有高句丽其他各城,实际上也都掌握在大唐手上,如今不过是大唐自己想要个体面,所以才将大王放回来,若是惹怒了他们……”
高宝藏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还有。”金上泉轻叹一声,说道:“如今的平穰,表面上还好,但十日之后,一旦没粮了,百姓就会疯狂起来,说不定他们会冲进王宫,架起陛下冲向大同江。”
高宝藏突然浑身一愣。
“最后。”金上泉躬身,认真的说道:“现在的平穰,大唐看起来是已经撤走了,但实际上在很多角落里,不知道有多少眼线在,尤其是泉男生三兄弟。
大王不在平穰的这几年,他们不知道造了大王多少的谣言,说大王不合称王之类,时间长了,不少百姓已经信了,而且他们说,高句丽归入大唐是最好的……”
高宝藏一摆手,盯着金上泉道:“泉盖苏文的三个儿子都回来了”
“是的,他们正在前线领军。”金上泉含糊的说完,随即拱手道:“其实在大王回来之前,臣担心的,是他们三个强行带领国民将高句丽献给大唐,那样做虽然不体面,但……”
“一旦成了,就没人在乎什么体面不体面了。”高宝藏突然间苦涩起来,道:“这么说来,本王现在没任何选择了”
“大王!”金上泉突然声音高了起来,然后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的局面,臣想过很多,大唐倾力而下,大王若要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但若是顺从一下,或许还有生路可走。”
“怎么讲”高宝藏抬头,神色肃然起来。
“陛下向来仁慈。”金上泉轻轻拱手,说道:“大王若是归顺大唐,起码能保一郡王爵位,甚至可以兼领一州牧守,将来如果说东岛动荡,大唐难以控制,那么大王说不定还有重来的机会……”
“但是……”高宝藏身体微微颤抖,说道:“但这是亡国啊!”
将整个高句丽献给大唐,这不就是亡国吗
“大王。”金上泉拱手,说道:“现在城中百姓无粮,若是大王以自己王位,换的大唐对整个平穰,还有这个高句丽的援助,说不定在百姓心中会记得大王的仁慈,一旦将来唐人反复,大王重归,说不定立刻就是群起响应。”
高宝藏顿时握紧了拳头,他挣扎着抬头问:“非此不可吗”
“这是唯一的办法。”金上泉拱手,说道:“大王,你也不想看到泉建生三兄弟,带兵杀回平穰吧”
高宝藏突然失声笑了:“原本他一开始打的就是要吞并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打算。”
他,当然是皇帝。
“起码,大王,高句丽是在灭了新罗和百济之后,在不得已之下,献降大唐的。”金上泉轻轻拱手,说道:“这样,大王也算是对得起先祖了。”
高宝藏深深的看了金上泉一眼,他突然明白,金上泉才是大唐在平穰城最大的帮手。
有金上泉在,高宝藏只能一步步的按照大唐的步骤走。
深吸一口气,高宝藏说道:“我要去祭祀太庙,给我几日时间,我好好的想想。”
金上泉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拱手道:“喏!”
……
高句丽王宫,太庙。
天色漆黑,烛影摇曳。
高宝藏跪在地上,看着前方的牌位,不知道该说什么。
高句丽要灭国了,但他能怎样。
他从来就是一个傀儡。
高宝藏侧身看了后方的太子一眼,这些天,他试图通过太子的关系和外面联系,但所有的渠道全部都被堵死了。
高宝藏抬起头,苦笑着看着前面的灵位,他只能说高句丽已经灭了新罗和百济,现在高句丽是东岛的唯一国家。
起码现在还是,起码今夜还是。
只要他一天不去大同江,他就是整个高句丽的王,整个东岛的王。
突然,一阵喧哗声打断了高宝藏的臆想。
很快,高宝藏就带着太子走出了王宫。
一出王宫,他们就看到了南边的宫门外,闪起一片的火光。
金上泉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拱手道:“大王,城中有些人家断粮了,所以他们相约来王宫……”
“将他们都赶走,都赶走。”高宝藏忍不住的怒吼,他知道,一旦有人开始,整个平穰城的人都会来这里。
“宫中卫士的粮食,也只剩下一日了。”金上泉平静的拱手。
高宝藏愣住了,他直直的看着金上泉。
金上泉平静的低头。
远处的阴影中,几道人影似乎轻轻闪过。
高宝藏终于沉默了下来,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亡国之君,本王不想做,让给太子如何”
一旁的太子惊讶的抬头。
“臣是无妨的,想来陛下应该也无妨。”金上泉拱手,说道:“但大王,一旦太子登基做了大王,那到时候,归降大唐受封的就是太子,将来在大唐任郡王,或者某个十六卫的大将军,或者某个地方刺史的,也将是太子,而大王,或许会在某个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终老余生。”
死了也没人知道。
高宝藏瞬间就听明白了金上泉的隐台词。
他闭上眼睛,许久之后,他才轻叹一声,道:“国相去准备吧,三日之后,本王去菟州城,献上王印和户册,献国大唐。”
“父王!”一侧的太子忍不住的惊叫出声。
高宝藏转过身,带着儿子一起走进了太庙。
一抹泪光从高宝藏的眼角划过。
很快,太庙之中就传来一阵哭泣的声音。
金上泉站在太庙之外,听着里面的声音,平静的侧身道:“让外面的人继续待到三日之后,还有告诉城中百姓,大王三日之后,会去求大唐赐下粮食的。”
“喏!”阴影中的侍卫转身离开。
金上泉看了一眼太庙,然后轻叹一声,朝着宫外而去。
实际上如今平穰城的情况,比金上泉说的要糟的可怕,百姓已经饿的快要发疯。
距离易子相食只有一步之遥。
大唐在水面之下,几乎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导致平穰缺粮。
金上泉甚至在想,大唐是不是真的想要让平穰百姓,真的将高宝藏架到君陛城去直接献国。
粮食啊!
大王,你手上没有粮食,你为什么要回来啊!
高宝藏根本不知道,金上泉究竟是废了多大的力量,才挡住了知道高宝藏空手而回的百姓的。
没有粮食,高宝藏这个做了没几年根本没有多少威望的高句丽王,在此时百姓心中的份量,甚至还没有一张纸重。
站在宫门之下,金上泉最后回头看了王宫之中。
王宫之中的哭泣,已经从太庙蔓延到了整个王宫。
金上泉无奈的叹息一声:“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
永惟十一年,六月二十九。
平穰城北门。
高宝藏光着臂膀,袒露胸膛,捧着黑色的托盘,面色悲苦的走出了城门。
托盘上放着高句丽王印,舆图和户册。
在高宝藏的身后,整个高句丽王室的所有人,全部都一起出城。
高宝藏轻轻侧头,在城墙上,满是整个平穰城的百姓。
没有一名将士。
高宝藏并不是太糊涂,这一路上从王宫而出,沿路上看到的平穰城百姓,所有人的眼中都是饥饿的野火。
饥饿能够摧毁一切良知。
高宝藏转过身,看向前方的大同江,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好手段啊!”
便是将来高句丽的百姓后悔,但也是他们亲眼看着高宝藏献国大唐,而无人阻止的。
高宝藏面色平静下来,然后大踏步的向前而去。
在王族出城之后,金上泉带着这个平穰所有官员,也跟着全部出城。
以最正式的官服,最华贵的礼仪,送他们国王最后一程。
大同江畔。
高宝藏停下脚步,眼前宽阔的江面上没有浮桥,因为这里的浮桥在几天之前,就被彻底的拆掉了。
但是,在江面上有着一艘艘的大船。
就在高宝藏停步之时,那些江面上的大船,开始快速的朝着南岸而来。
随着第一艘大船在南岸码头固定,紧跟着,一艘艘大船快速的在江上勾连成一座浮桥。
动作熟练的可怕。
高宝藏深吸一口气,也不回头,直接踏上了浮桥,朝着对岸走去。
他的眼里,只有对面君陛城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