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偷袭反被杀,装逼失败(1 / 2)
大明这些统兵将领和士兵,其实内心里都没有把大元当人看。
那是当做妖魔地杀。
大明可是经受过痛苦的历史,以前的金人、现在的元人,都没有一个有人性的。
都以杀人为乐为荣。
这种毫无人性玩意,斩草除根才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赵敏主动嫁到大明,目的是为了得到大明的外貌。
其后才被大明改变过来,不然的话,大元连一丝血脉都不可能传承下去。
忽必烈脸色铁青,这辈子的耻辱全是大明给的。
朱由校太混蛋了,一点不尊重一国之君。
竟然把他当畜生处理。
这一个明君所为?
不过想到大明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商人国度。
一个重利的国度,又怎么可能学习以往的仁义之道,所谓的礼仪之邦?
这样的国家强大起来,一旦发动战争,都是心狠手辣,其残暴不在大元之下。
“朱由校,朕诅咒你不得好死,死在其他强国之下。”
忽必烈知道,大明周边无敌,但面对大周、大秦乃至匈奴、突厥等强国。
大明还有优势么?
不过忽必烈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在这里与汪直、秦良玉、孙传庭和卢象升叽歪半天。
就是为了自己的部署,给汪直致命一击,击杀大明半步武神境强者。
要让朱由校对他的轻视付出惨痛代价。
大雪山寺不是以前表现出来的那般弱,人家照样有半步武神境强者。
并且不止一个,而是两位数的存在。
就是武神境强者也有可能存在。
可惜大雪山寺不想与大明彻底对立起来。
只是帮助忽必烈击杀汪直后,便要离开,回到师门。
说白了,大雪山寺如今也怕大明,杀大明一个半步武神强者,是为了与大明谈判的筹码。
绝不是为了所谓的大元气运。
从一开始人家就不觉得大元会是大明的对手。
更知道大明在关键时刻,一个恰当的时机出兵大元和大宋。
这才是忽必烈破罐子破摔的原因。
他需要一场有点安慰的战争,让自己体面的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
不想成为日后九州历史上的笑话皇帝。
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追求和夙愿。
就是亡国之君也不能例外。
赵佶为了死得体面一点,直接自我了解,睡在自己一直精心设计的棺材里面。
这才是一个帝王应有的礼仪。
不过忽必烈没有为自己准备棺材板,可能就是一张草席完事。
他有这个心理准备,尤其从大明对待元军的态度上,是仇视的。
对待大宋的军队,却是以同胞的态度相待。
只要投降,保命没有问题,不过贪污所得要全部交公。
相较大元而言,大宋简直是天堂,而大元就是地狱。
投降人家都不要,尤其投靠大元的那些汉奸,更不可能活着。
灭族是一定的。
这就是朱由校的态度,也是大明所有人的态度。
比如岳飞,朱由校就是抱着收服的态度,并没有围剿岳飞,而是给岳飞在大元肆意妄为的机会。
反正杀的不是大明的人,都是大元统治核心集团,死多少朱由校都不心疼。
人又不是大明杀的,也不是他下的旨意。
更何况岳飞有报复的理由,大元在大宋就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你大元做得,为何人家宋军就不能做了.
忽必烈一直在演戏,就是希望大雪山寺的强者能成功击杀汪直。
这个死太监与大元结下了很深的仇恨。
第一个杀的就是汪直,其次是雨化田,再其次才轮到朱由校。
毕竟大家都是皇帝,没有必要恨,都是为自己的国家。
站在他们这个层次,不存在讨厌一个皇帝,如果讨厌,那是政治需要。
私下来,大家其实都很欣赏对方的能力。
尤其忽必烈虽然有着强烈和朱由校一战的想法,想死得英雄点。
死在朱由校手中,能名留千古,就是亡国了,至少自己不是个草包。
能被朱由校亲自动手的敌人,说明是个平等的对手。
可惜朱由校连给他平等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最大的耻辱。
大争之世,一国之君死亡率很高。
不存在善待,每一个帝国都是斩尽杀绝。
没有诛杀的,其后也会找各种理由让你去死。
既然如此,不如死得轰轰烈烈的,以帝王的待遇而死。
这才是帝王应有的待遇。
既然朱由校不给这个机会,那只能杀了朱由校的得力奴才汪直。
让朱由校心疼几年。
可惜他打错算盘了,汪直也是半步武神境,并且战斗力极强。
不要觉得大明没有战争,汪直就是个没有经验的人。
那就错了,同等级的对手,汪直没少磨炼。
早已适应了半步武神的战斗之法,更有一颗警惕之心。
时常跟随朱由校的人,在警惕方面都很强。
上行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