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兴汉五年(2 / 2)
刘谌却摇了摇头指着董厥说道:
“董卿,你来说!”
董厥立刻起身行礼后说道:
“南中一战,朝廷从那些叛乱的豪族之中共搜出隐匿人口三万余人,其中青壮年占八千之数。”
“目前皆已被编入军中效命!”
刘谌点了点头说道:
“众卿都听到了吧?”
“区区南中三郡,便有三万人口隐匿,整个益州尚有二十一郡,且霍卿和范卿之前在南中的时候,还收编了不少蛮人。”
“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兴山驻防,为大汉效命。”
“以此为基础,招募七万兵士,又有何难?”
虽然在兴汉四年伊始的时候,刘谌就命范长生等人汇报了大汉第一个三年计划取得的成果。
众人也确实为当时的成果感到惊讶。
但在刘谌一句句的讲述中,满朝文武才知道这些年大汉究竟经历了什么。
没想到这些年,大汉竟然改变了这么多?!
而且按照刘谌的说法,征兵七万绝对是往保守里说了。
若真是这样的话,大汉北伐确实要从一个口号变成一个现实。
在经历过一轮清洗之后,朝堂上的官员基本上就只剩下主战派了。
剩下寥寥几个即便不怎么希望北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
之所以会选择花费一年的时间征兵。
除了这些新招募的兵士需要训练之外。
还因为这次刘谌不打算从百姓中抽调兵丁。
虽然益州人丁登记之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
但是从表面上来看,益州世家手中的土地也需要有人来耕作。
所以刘谌即便是已经将人丁登记完毕,也不可能直接从他们的手里要人。
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以土地需要耕作的名义将这些奴仆留下。
要是强要的话,就是朝廷理亏在前。
随着那些吴商背后的世家逐渐撤出大汉,刘谌也不希望大汉再有之前南中三郡之事。
这个时候,征兵就成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北伐是大汉唯一的政治正确,所有敢于阻碍北伐的人,刘谌都可以随意征讨。
他们是不敢在这上面跟朝廷作对的。
这些人丁抽走之后,那些世家手中大量掌握的土地也无法维持正常耕种。
但是朝廷按照田亩该收的税却一分都不会少。
到时候他们也必然会在土地上进行一番取舍,或是将这些土地卖给朝廷,或是卖给益州百姓。
无论是哪一种,对朝廷来说都是有益无害。
同时,也可以在训练的这两年时间里,让这些兵士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世家的危害,为将来彻底扫平隐患做好准备。
而在刘谌厉兵秣马的为北伐做准备的时候。
远在鲜卑境内的关彝却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
倒不是说关彝这段时间对雍州的袭扰有什么问题。
恰恰相反,在有司马炎和刘谌的牵制之后,关彝这边司马攸根本无法投入太多的兵力。
而且鲜卑以及羌胡和雍州的分界线相当的长,每次关彝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进入雍州境内,一击即走。
着实给司马攸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关彝真正面临的问题是,来自于当初当初被自己裹挟到这里的这些魏军。
从兴汉二年关彝胁迫司马楙并裹挟其麾下士兵到现在为止。
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三年时间,关彝他们根本就做不到滴水不漏。
就算那些魏兵再傻,也知道关彝他们跟自己不是一伙的。
只是碍于自己已经被裹挟到这里,一旦把事情挑明,这些魏兵就成了实打实的叛军。
所以这些魏兵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原本以为过个一年左右,自己就可以重新回到魏国境内,到时候这件事你不说我不说的,谁也没法追究自己的责任。
毕竟自己是跟着主帅来的,主帅可是实打实的司马家的人。
可是一年一年又一年,眼瞅着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关彝他们却丝毫没有放自己回去的意思。
想想自己还在幽州的家小,这些人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言。
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凭借着司马楙的主帅身份进行弹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瞅着士兵们的怨言越积越多。
都快要弹压不住了。
关彝可不觉得凭借无常军这几千人就能灭了人数是自己几倍的魏军。
所以他必须要想个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别说是骚扰司马攸了,就连自己的小命恐怕也得交代在这里。
“这些魏兵将士都是有家有口的,出来这么长时间,早就已经快要憋不住了。”
“要是继续强行把他们留在这里的话,我担心会生出什么变故来。”
“杨兄,想想办法吧,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在和杨稷以及司马楙讲述了自己的担忧后,关彝皱着眉头再次向杨稷询问对策。
和同样眉头紧锁的杨稷不一样的是,司马楙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魏兵想要返回魏国。
相反,已经在这里待了快三年的司马楙此时一点都不想回魏国。
一开始的时候,被关彝他们强行控制的司马楙确实是有点心惊胆战,一切行动几乎都是被关彝所胁迫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楙发现只要自己乖乖听话,关彝他们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尤其是在献策往鲜卑人境内驻扎并筑城之后,更是让司马楙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因为从筑城之事定下开始,关彝便把这座小小的“城池”全权交给司马楙来打理。
而让关彝和杨稷感到惊讶的是,司马楙虽然军事不太行,但是在内政方面还真是个不错的人才。
虽然只有几万人,但却被司马楙打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还制定出了一些临时的制度,保证这个临时营地的平稳运行。
而找到人生意义,并且实现的司马楙颇有些乐不思魏。
只想在这里守着这个小营地待上一辈子。
一旦这些魏兵回去,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全部暴露,到时候自己是什么下场可真不好说。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楙比关彝和杨稷更希望这些魏兵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
于是在听到关彝的担忧之后,他同样也开始积极的思索对策。
终于,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司马楙的脑海里灵光一闪:
“有了!”
司马楙惊喜的呼喊道,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关彝和杨稷一跳。
“你有什么了?”
司马楙闻言继续说道:
“我想到解决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