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闻一品堂不见踪(2 / 2)
“畜生!”晁雄征猛地一拍桌子,怒吼出声,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愤怒和悲痛。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被凌辱的汉人,看到了他们绝望的眼神,听到了他们痛苦的呻吟。
他无法想象,在那个野蛮的时代,这些无辜的汉人遭受了怎样的折磨。
“这…这简直…禽兽不如!”晁雄征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任谅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知道,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此刻的悲愤和沉痛。
他曾经亲眼见过那些“血夫”,见过他们麻木的眼神,空洞的灵魂。
那是一种比死亡更可怕的折磨。
“现在…还有这种…这种事情吗?”晁雄征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恐惧。
他不敢想象,如果这种惨剧还在继续,那将是怎样的人间地狱。
任谅摇了摇头,语气沉重:“自从李元昊死后,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便逐渐消失了。如今的西夏,虽然依旧对大梁虎视眈眈,但至少…不会再出现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
听到这里,晁雄征才稍微松了口气,但心中的愤怒却丝毫没有减弱。
他紧紧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
许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充满了坚毅:“任卿,你立刻着手挑选几位能干的官吏,孤要任命一位陕西总督,统管陕西诸路!”
任谅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晁雄征的意图。
他躬身应道:“臣遵旨!”
“陕西诸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晁雄征走到地图前,指着陕西诸路说道,“如今西夏虎视眈眈,我大梁必须整合力量,才能有效抵御外敌!”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眼神坚定而锐利:“孤要将陕西诸路合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拱卫我大梁的西北边陲!”
任谅看着晁雄征,心中充满了敬佩。
这位年轻的太子,在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时,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守护大梁的决心。
“殿下圣明!”任谅由衷地赞叹道。
“如今宋朝占据西宁州,将我大梁与青唐吐蕃隔绝开来,”晁雄征指着地图上的西宁州说道,“任卿可知这西宁州的情况?”
任谅想了想,说道:“西宁州位于河湟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宋朝占据西宁州,不仅可以切断我大梁与青唐吐蕃的联系,还可以以此为据点,威胁我大梁的西北边陲。”
晁雄征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西宁州…必须收复!孤要打到青海湖,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大梁的版图!”
任谅心中一惊,他知道晁雄征的雄心壮志,也知道他并非说说而已。
他看着晁雄征,
“殿下,环庆路地处宋夏交界,局势错综复杂,实在是我大梁西北边陲的一大隐患啊!”任谅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环庆路,这个名字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晁雄征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环庆路的位置上,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地图,看到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任卿所言甚是,”他沉声说道,“环庆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西夏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逼我大梁腹地!”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所以,孤决定,驻兵京兆府!”
任谅闻言,眼前一亮,击掌赞叹道:“殿下英明!京兆府乃关中重镇,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驻兵于此,不仅可以震慑西夏,还可以拱卫环庆路,确保我大梁西北边陲的安全!”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大梁铁骑在京兆府的城墙上巡逻,看到了西夏铁骑望而却步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激动。
晁雄征走到任谅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任卿,大梁的未来,就交给你和诸位大臣了。孤希望,有朝一日,我大梁的旗帜,能够插遍整个河西走廊!”他的
任谅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重任,他挺直腰板,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殿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晁雄征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了几个字——“京兆府,林冲”。
他放下笔,抬头看向任谅,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