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510章 第五〇八章 还都之议

第510章 第五〇八章 还都之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东闻言大笑:「吾平生所求,留忠去佞,自知早晚必有一死!既知必死,何必惊惶?死也须做饱死鬼!愿请食而行。」欧阳澈拍案笑道:「岂能无酒?饮一觞,与贤弟同赴九泉!」

孟庾感其义,命备酒菜设席,与二人同饮。席间,陈东笑语如常,言道:「古云忠臣不避祸,仁人不惧死,吾心安矣。」饮毕,忽起身对孟庾道:「欲解小急,劳君宽宥。」小吏见状以为陈东有逃遁之意,挡住去路。陈东仰天大笑:「吾陈东若惧死,岂会上书于天子?既已上书,又岂惧死而逃乎!」小吏闻言,感其忠烈,退避三步。

陈东解衣冠,整带束履,神色如常,返席就坐,提笔写下遗书一封,字画如平时,条理井然,将家事嘱托从者,言道:「汝回后,务将此书送予吾家人。」

次日午时,陈东、欧阳澈以冠带正装赴市。陈东昂首阔步,高声诵道:「我死国生,我死不足惜;我生无用,死不足惜!」

欧阳澈亦朗声曰:「忠臣尽忠,仁人行仁;死者无悔,生者当继!」

市中百姓见之,无不叹息涕泣。黄潜善命差役将二人押至刑场。行刑前,陈东面向南,长揖一拜,高声道:「愿我尸首血洒,庶几唤醒陛下!」欧阳澈紧随其后,面不改色,大呼:「奸臣误国,民心何辜!吾二人死,天下当记!」

刀落两首,血溅尘埃,陈东、欧阳澈就义于市,时年三十五。百姓争相收其尸,厚葬于城南郊外。

此事传开,商丘百姓为之哀悼,河北义军亦闻之愤慨不已,康王赵构因民愤愈烈,不得不表面撤黄潜善之职。然奸佞权势未衰,宋室内乱更甚。

商丘行在内气氛凝重。赵构身披单衣,端坐堂上,黄潜善和汪伯彦分立左右,殿内一片寂静。宗泽的奏报已经送达,劝请赵构返回开封主持大局。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两则噩耗:一是赵楷在杭州自称嘉兴皇帝,手持太上皇赵佶的传位诏书,欲与赵构争夺正统;二是汉中少华山史斌叛乱,西北局势动荡不安。

赵构捏着奏报,眉头紧锁。他语气冷硬道:「赵楷虽有诏书,但杭州兵微将寡,仅靠高俅那点御林军,就能在江浙立足?他岂不知那一带早被方氏妖女掌控!朕若坐视不理,迟早江南亦成他人囊中之物。」

黄潜善躬身答道:「陛下所言极是。但宗泽催促陛下北上开封,臣以为不可。如今金兵南侵方炽,开封危如累卵,陛下若冒险北上,万一被困城中,则大宋社稷危矣。」

汪伯彦接道:「陛下所虑江南固然重要,但眼下宗泽与王彦尚能暂时固守前线,江南局势不至立刻失控。臣以为,目前最需定夺的,是如何处置西北局面。史斌叛乱虽为匪患,然地处汉中要地,若贼军席卷蜀中,将成尾大不掉之势。」

赵构闻言,沉吟片刻,问道:「你们以为,当下该如何安置行在?」

黄潜善略一思索,答道:「陛下,臣建议暂驻南阳盆地之邓州。此地居中原、荆襄与西北之间,可进可退。一旦西北局势恶化,陛下可由武关西入秦地,接收西夏边军精锐;若江南事变,亦可南下荆襄,号令楚地军民。如此布局,足以掌控全局。」

汪伯彦点头附议:「陛下,邓州地势险要,且南北交通便利,无论应对金兵,还是争取西北精兵,皆为上策。至于赵楷,他虽得太上皇诏书,终究不过是杭州一隅之主。待陛下集结西军与荆襄之力,再调淮南兵马,足以令其不战而降。」

赵构听罢,缓缓点头,却依旧心有忧虑:「可朕始终担忧方氏妖女。她手握江浙十数万明教兵马,若对赵楷心生偏袒,江南岂不生乱?」

黄潜善闻言,躬身答道:「陛下暂勿忧心。方氏无胆女辈,虽据江浙山野,却从未公然反宋攻州破府,仅据有一个明州半个秀州还是太上皇封给她的,显然并无彻底与朝廷为敌之意。臣观其行事,或为趁乱自保,未必会偏袒赵楷。只需陛下稍作恩威并施,她自然会识趣退居海上。」

赵构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只恨江山凋敝,良臣难求,方有此乱局。」

汪伯彦趁机进言:「陛下,江山虽乱,但西北的边军战力尚存。这些年曲端所部屡败西夏,兵甲精良,号令严明,堪称大宋最强兵马。若陛下能稳住西北,将边军收为己用,则定可重振大宋之威。」

赵构闻言精神一振,道:「好!就按你们的计策,朕即刻启程南阳!传令宗泽,继续守住黄河天险,勿再劝朕北返!待朕从邓州整顿军马,再论中兴大计!」

黄潜善与汪伯彦齐声道:「陛下英明!」

八月十五,赵构终于启程,登舟离开南京商丘,向陈州、蔡州方向进发。汴京城头,百姓哭声一片,宗泽站在城墙之上,心如刀绞。他不知是否还有天子回京的一日。

宗泽回到府中,将密谋已久的计划逐一部署。他对部下说道:「汴京是天下之腹心,若连此地都弃守,大宋危矣!我等只能尽忠守土,即便身死,也要让金贼付出代价!」

从此,宗泽肩负起孤守汴京的重任。然而,建炎朝廷的放弃已成定局,他的忠义与坚持,终究未能改变宋朝偏安的命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