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病态内卷(2 / 2)
“不要总是习惯性的去找消费者的问题。”
“更不要总是习惯性的把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星辰集团虽然主打的是性价比,但因为我们的产品科技含量比较高,很多产品的价格真的也不便宜。”
“可我们的产品销量为什么总是能这么高?”
“我们已经用摆在面前的事实证明,如果产品足够好,消费者借钱都会去支持你。”
“同理,并不是说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他们就愿意买更贵的产品。”
“而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他们更愿意买值得买的高价产品。”
“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不是只看价格,他们是会看价值的。”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大基础,就是我们华夏企业需要把华夏产品的整体质量给做起来。”
“如果华夏产品无法得到老百姓的认可,那对老百姓来说,我花100块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好产品,那我不如花10块钱买明确的垃圾产品,能用就行。”
“明白么?”
刚刚开口的企业代表沉思了几秒后点了点头,现场不少人也跟着点了点头。
何成见状继续道,“所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病态价格内卷的问题。”
“解决了病态价格内卷问题,给员工涨了工资,就会开启正循环。”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因为这种内卷已经形成一种大势了。”
“必须出现一股足够大的力量,才有可能改变这股大势。”
“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个或许能够成为这样一股力量的方案。”
何成转身看了一眼大屏幕,“再提一下刚才的例子,一个产品的工资是10块,人工成本占3块,其他成本占7块钱,然后企业以10.1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在这个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很扎眼的东西,那就是7块钱的其他成本。”
“企业为什么要死死的压着那3块钱的人工成本,却不在那7块钱的其他成本上下功夫呢?”
“相信大家在听到我举的这个例子时就应该意识到,我这里所说的7块钱成本是什么。”
“这7块钱成本,是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使用成本,采购成本,比如成本50块,各位却需要花1000块钱去买的芯片。”
“这些东西,大家没有办法靠内卷来解决,在自己搞不出来的前提下,只能接受对方的定价,几乎没有议价权。”
“哪怕你销量非常大,往往也只有拿到稳定供货权,还是拿不到议价权。”
“所以明明这7块钱的成本更大,可大家却只能把心思放在压员工工资身上。”
“而我的解决方案,就是解决这7块钱成本的问题。”
何成打了个响指,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关键产品,包括手机处理器,电脑处理器,电动汽车电池等等。
“首先,截至目前,我们星辰集团已经具备了很多关键产品的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能力。”
“在过去,因为产能的问题,因为市场认可度的问题,因为匹配的问题,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自用的状态。”
“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扩大的生产规模,实现了应用验证,因此,今年我们将大规模的将我们的这些核心产品推向市场。”
“而我们星辰集团,是绝对不可能把成本50块钱的芯片,卖出1000块钱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在面对我们星辰集团时,天然就拥有议价权。”
“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被动的接受对方的价格。”
“因为我们星辰集团不会对华夏企业实施科技霸权。”
何成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解决这7块钱成本的问题,也是更好的配合我们核心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问题,我们还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打造供应链,占据供应链话语权。”
“前不久,我们刚刚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上抢占了一定的话语权,最近,我没又在打造智能手机供应链。”
“不得不说,相比于汽车产业,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打造对我们而言,太轻松了。”
“接下来,我们还会打造电动汽车产业供应链,电脑产业供应链,家电产业供应链等一系列关键供应链。”
“在核心产品+供应链的双重作用下,我想,短时间内把这7块钱的成本降到4块以下,甚至3块以下,应该没什么难度。”
“至于这个成本如果能在短时内有这么大的降幅,意味着什么,各位应该都很清楚吧?”
现场瞬间躁动起来,他们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而且他们最近也都有在关注星辰集团搞供应链的事情。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星辰集团搞供应链,居然还有这层目的。
毕竟每个企业的需求都不同,单靠一些核心自主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能够影响的范围终究是有限的。
可一旦配合上供应链话语权,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着现场企业代表们又意外又惊喜的样子,何成敲了敲桌子,面色一沉道,“我们这一次,会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全面对接的口子。”
“但想要得到这个全面对接的口子,必须给出两个承诺。”
“第一,我们好不容易为大家创造出来的这个利润空间,绝对不允许拿去继续做价格内卷。”
“第二,至少要把50%的利润,拿出来给员工涨工资。”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现场众人又一次互相对视了起来,几秒后,一名企业代表率先举手大喊道,“当然没问题!”
紧接着,其他企业代表也都跟着表态。
何成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既然大家都没问题,那就,尽快落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