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乱臣贼子(三十三)(2 / 2)
因此,崇祯皇帝在寝殿枯坐一个时辰,最终默认了高起潜的行动,并未阻止官军配合清军对近卫军和义军的联合围剿。
决战日的清晨,薄雾晨曦之中,双方列好阵势。
总数量十万人以上的决战,场面蔚为壮观。
线宽达八公里,肉眼难及边界,远远望去,乌泱泱全是滚滚烟尘和猎猎旗帜。
陈吉发站在望楼上,用望远镜粗略观察了下战场,发现明军和清军之间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信任,相互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大约距离有两公里的样子。
这样,正面战场实际上与侧翼有些脱节。
清军居于敌军右翼,处于更加容易机动,也更容易逃跑的位置。
而更加笨重的明军龟缩在中军和左翼,左翼临河,因此机动空间较小,也不容易被迂回包抄。
陈吉发看了眼身旁的沙漏,这个时候,两军已经开始用火炮零星互射,双方阵地压进,但尚未交火。
与往日的激进猛攻相比,今日的决战,近卫军表现的十分克制。
主要是陈吉发不想放弃这个逼迫清军决战的机会,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沙漏一点点下坠,陈吉发有些焦躁的皱起眉头。
两军已经开始接触。
有些军纪不太好的义军冲的太过,开始出现伤亡。
清军对近卫军左翼发起突袭,杀散了近千的义军部队,导致阵型有些散乱。
紧接着,中军开始接触,与此同时,薄雾浓云的天气,竟然开始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近卫军的火器部队受到很大的限制,火炮撑起雨布,但射速仍然降到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水平。
火铳干脆就没法用了,士兵们纷纷换上长矛,与敌人肉搏。
岳托与豪格欣喜若狂,猛攻近卫军左翼,试图撕开缺口,将左翼溃兵压入中军。
这时候,地平线上出现了另一支军队,远远的观望这边的局势。
雨雾弥漫,视野受限,看不清这支部队的旗号,但肯定不是友军。
不多时,探马回告,这支部队是原本驻扎在廊坊的高起潜部前军,山海总兵的部队,打的旗号是“吴”,军容整齐,人马皆披甲。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和他麾下的三千铁骑。
这支精锐骑兵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十几年积累下来的老本,兵员素质高,装备精良,是明末有数的强军。
历史上,正是以这支部队为矛头,吴三桂在明清鼎革期间,横扫了半个北方,挣下了平西王的身家。
此时,这支部队远远的观望着战场,并没有立刻加入战局。
但他们的到来多少给近卫军和义军将士增添了压力,而且,他们出现在本就摇摇欲坠的右翼位置,如果与清军合力,恐怕会让战局失控。
赵坤兴在陈吉发身旁,已经有些忍不住了。
“吉发,为何还忍着不动?”
“再等等吧。等人齐了,才能定鼎乾坤。”
“万一敌人援军加入战场……”
“不怕,右翼领军是何立秋,是个沉得住气的,既然他没来求援,我便相信他可以应对。”
“可义军散的太快了……要不我带人去增援?”
“不必,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