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奉旨缉拿(2 / 2)
闻言,营缮司郎中脸色一白,公仪淏卿瞧得真切,心下一沉,续而又言:“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周大人悉数告知。”
营缮司郎中犹豫一阵,终是开口:“那些画师自去岁选送而来,便一直在陵庙做工,现下俱安……”营缮司大人还欲滔滔而言,正讲至关键,募地瞪大眼睛直视公仪淏卿,不可思议地张口问道:“你刚才说……几……几人?”
公仪淏卿面色微变疑惑道:“五百二十七名画师。”
营缮司郎中愤然甩袖起身辩驳道:“哪里有五百二十七名?去岁只选送来二百一十三名画师。”
公仪淏卿心生警意,忙道:“除了最圣上下旨选送这二百一十三名,此后近两年,不又选送来三百一十四名画师吗?”
“哪里又来的三百一十四名?下官怎地连人影子都没看到?公仪大人可莫要开玩笑!下官只接过一封指令,礼部祠祭司也只送过一批人,您如何让下官这营缮司凭空变出三百一十四名画师啊?”营缮司大人不住的叠手拍掌绕圈,显然是真着急了。
公仪淏卿骤然起身,心下骇成一片,怪不得裘宾鸿不敢让他前来问询,原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竟然是他!竟敢借假传圣意暗度陈仓!
营缮司郎中还未等得及一句解释,公仪淏卿便急急摆手告退。
出了工部营缮司衙署,公仪淏卿忙命车夫扬鞭催马往禁城赶去。
汴京禁城宣德殿。
锦幔扬枝,芙蓉坠玉,兽头小香炉吐着袅袅香烟。
乾昭帝枕着右肘,斜倚在床,左手举着一本古籍正在细看。
小内监神色困倦站在榻侧摇着扇轮,掩嘴打了个哈欠。刚张开嘴,正巧遇上内监总管从东次小间出来,感受到内监总管冰刃般锐寒的眼神,小内监忙收了哈欠,敛身兢兢业业地摇起了扇轮。
“官家,大理寺正公仪大人求见。”内监总管收了浮尘恭敬垂身传话。
“宣。”乾昭帝随手将古籍掷在桌上,整了整衣冠正襟危坐于榻上。
不待片刻,内监总管便引着公仪淏卿入内。
“微臣公仪淏卿参见官家,官家万岁万万岁万万岁。”公仪淏卿照常敛袖伏地磕头行礼。
“爱卿平身。”乾昭帝微微抬手示意。
“谢官家。”公仪淏卿谢恩后起身立于殿中。
“淏卿今日怎么来了?”乾昭帝问道。
“启禀官家,微臣要状告礼部祠祭司郎中裘宾鸿欺君罔上,草菅人命。”
乾昭帝双眸一凛,面上再无和色:“你且详尽道来。”
“三日前微臣于衙署审正卷宗,正逢大理寺审查朱延一案,朱延本是庐陵城府衙长官,但因奉旨选送画师修建灵庙,其念及圣誉与民生,只得借“以画眉鸟杀人”为由暗中选送。”公仪淏卿声量沉沉,不卑不亢言道。
乾昭帝听闻选送画师一事,脸色愈沉,内监总管心跳如擂鼓,暗自咬牙作苦,这公仪大人怎敢当众说这些秘辛?说别人念及圣誉,自己可有半分敬意?
公仪淏卿似看不见乾昭帝阴沉的脸,继而又言:“除最早官家下旨选送二百一十三名画师之外,这两年,裘宾鸿继续奉旨选送画师。”
乾昭帝面沉如水,他何时下过旨意命裘宾鸿继续选送?
“两年间,其陆陆续续从庐陵选送了三百一十四名画师,可这些画师,却没有被送到工部营缮司,“画眉鸟杀人案”已查清,朱延被庐陵府衙转交大理寺,而裘宾鸿竟传令郑世辅将朱延问斩灭口……”
“大胆!”乾昭帝一脸怒气,猛拍书案:“胆大裘宾鸿,敢假传朕意,于朕眼皮子底下造乱生事,简直无法无天!”
见乾昭帝大怒,殿内众人皆跪地俯首,敛息噤声,敬请乾昭帝息怒。
“淏卿听谕。”乾昭帝顺了顺气沉声下旨道。
“微臣接旨。”公仪淏卿磕头敬听。
“现由大理寺奉旨捉拿裘宾鸿归案,严查礼部祠祭司,把那失踪的三百一十四画师的下落给朕找出来!”
“微臣遵旨。”
礼部祠祭司衙署。
衙署内一礼官正装册子,忽然有一个兵卫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不及跪倒,就大声呼号:“大人,前面来了许多官军,拿着圣上的令旨,把咱府整个围了起来,不许任何人走动。”
那礼官不曾放下手中的活计,只淡淡地撩了那兵卫一眼不甚所谓道:“不是早上就围起来了吗?京兆尹奉旨守卫,有什么可慌的!”
那兵卫惶恐不安的抽噎着:“不是褐衣兵卫,是……是大理寺的衙役!”
礼官的脸色一白,急急撇下手中的册子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