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刘备给鸡拜年,周瑜带兵去帮忙(2 / 2)
周瑜毫不犹豫地回答:“刘备率军支援益州,我们也照做。我只需带几千兵马借道荆州,协助刘备支援益州。”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既然与刘备是盟友,那就效仿刘备讲义气,有战事一同应对,朋友出征,我们也并肩作战。
孙权听了周瑜的理由,不禁莞尔。
孙权心里明白,刘璋是个糊涂人,其手下中想必已有叛徒暗中帮助刘备。
江东距离益州路途遥远,让周瑜带兵长途跋涉去益州作战,这个理由虽说勉强说得通,但也难免让人起疑。
不过,周瑜的锐气与干劲,孙权也不想过度压制。既然周瑜身体状况大有好转,孙权也没有理由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周瑜本就是将才,天生就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于是,孙权同意周瑜带兵出征,不过只拨给他五千兵马。
若是兵马过多,反而会暴露意图,惹人怀疑。这几千兵马虽不足以成就大事,但至少能震慑刘备。
周瑜没想到孙权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心中十分欢喜。
然而,孙权也坦诚相告,江东的武将与偏将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一队人马驻守合肥防线,抵御曹操南下;一队跟随陆逊在路口屯兵荆州,表面上是呼应盟友刘备,实则是防止曹操从荆州水路南下;还有一些将领分散在各郡县担任太守或县令。
“人马只能给你五千,偏将也没有多余的。”孙权实话说,“除了丁奉和潘璋,若再要调配,就得从各处抽调。”
周瑜却满不在乎,称无妨。
周瑜与孙权商议之事并未完全保密,当日就被大乔的儿子孙绍知晓。
孙绍已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这些年在祖母吴太夫人、母亲大乔、二叔孙权以及二婶袁夫人的悉心照料与培养下,除了自幼缺失父亲的陪伴,人生倒也顺遂。
孙绍小小男子汉十分羡慕父亲孙策当年的英勇风采,一心想要重振父亲的威名。
周瑜是孙绍的小姨父。前段时间,孙绍听说小姨父被二叔孙权召回,一直在家养伤,心中十分失落,私下里常叨叨:“男子汉就该血染沙场、马革裹尸,有伤又算得了什么?”
在孙绍心中,不怕死、不怕流血的热血男儿才是真男儿。如今突然听闻小姨父周瑜即将重新带兵打仗,且行军路线是借道荆州前往益州,孙绍瞬间热血沸腾。
孙绍既未向母亲大乔请示,也未去找二叔孙权,而是径直去找了二婶袁夫人。
因为袁夫人向来疼爱孙绍,不仅在学堂里教他读书明理,生活中也关怀备至。孙绍觉得,整个孙家最能理解并支持他理想抱负的人,非二婶袁夫人莫属。
“二婶,我想跟着周都督出去历练历练。我明年就满十三岁了,您看我都长这么高了,我能舞动父亲的火纹霸王枪,也能像二叔一样与猛虎搏斗。我还读了许多史书和兵法……”
孙绍一边说着,一边向袁绮绮展示自己高超的武艺,动作矫健有力。虽然他年纪尚小,身体还不够强壮,但在同龄人中已是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