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简单的棚子(2 / 2)
“仙术”……吗?
或许,这就是他口中那个世界的“常识”?
“这才哪儿到哪儿。”张宇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心里却跟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似的舒坦,“我还带了别的好东西呢!”
接下来的几天,张宇彻底转型,成了雍城的首席“技术顾问”,或者说……“赤脚工程师”?
他指挥人弄来草木灰,又搞到些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动物油脂,架起大锅一通搅和加热,折腾出了雍城历史上第一块勉强能称之为“肥皂”的玩意儿。
当看到那块灰不溜秋、散发着怪味的“肥皂”,居然能在水里搓出丰富的白色泡沫,把一双沾满油污和泥垢的手洗得干干净净、露出原本肤色时,所有围观的人,下巴再次集体脱臼。
“干净!讲卫生!懂不懂?”张宇拿着那块还热乎的肥皂,唾沫横飞地给一群负责后勤和民政的办事员“洗脑”,“手洗干净!吃东西前洗!上完茅厕必须洗!能少得多少病,你们知道吗?还有,城里的垃圾不能再乱倒了!挖深坑埋掉!或者拉到城外烧掉!特别是人和牲口的粪便,那玩意儿是瘟疫的根子!必须远离水源地,找地方统一处理掉!”
他甚至不知道从哪儿掏出几张画着扭曲线条的图(据说是某种动物的内部构造),开始给城里那几个胆子大、勉强算“医官”的人,讲解最基础的伤口清理、消毒和包扎方法。
配合他这次带来的碘伏(一种紫药水?)、酒精棉(浸了烈酒的棉花?)和干净的白色纱布,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
以前很多看着只能等死的皮外伤感染、溃烂流脓,经过这么一折腾,居然有不少人真的挺了过来,伤口开始愈合了!
“政务院”旁边,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草棚子。
里面摆着几块刻了反字的木板,还有墨盘和一沓草纸。
张宇正满头大汗地教几个识字的办事员,怎么用这种最原始的“模版印刷术”来印告示。
虽然效率跟现代印刷比起来,简直是蜗牛爬,但比起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抄,那速度已经是坐火箭了。
“以后城里的告示、命令,还有给那些小屁孩启蒙用的字帖,都可以用这个印!”张宇小心翼翼地拿起第一张印出来的、墨迹还带着湿气的告示,上面的字虽然有点歪歪扭扭,但清晰可辨。
“快!还不容易出错!省下的人手能干多少活?”他心里那点成就感,简直要溢出来了。
雍城,这座被重重围困,一度让人绝望的孤城,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生着一种肉眼可见,甚至能用鼻子闻到、用手摸到的变化。
城墙修建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工地上士兵和民夫的号子声都透着一股以前没有的轻松劲儿。
街道明显干净了许多,虽然路面依旧破烂,但至少不再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苍蝇蚊子嗡嗡乱飞的景象了。
一股崭新的,带着点手忙脚乱,却又充满活力的气息,开始在这座古老的城池里悄然弥漫。
雍城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是真是假,心里都有杆秤。
街面上干净了,身上那股子馊味淡了,手上沾了油污用那怪肥皂一搓就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
“这张先生,真是活神仙呐!”茶余饭后,总有人这么念叨。
“可不是咋的!以前谁琢磨过,洗个手还能少闹肚子?”
“瞅瞅东门那墙头,一天一个样!石头跟自己长腿往上跑似的!燕军那帮孙子还想挖墙脚?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