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末世卡徒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如果,这里如两人所想的那样,是一处末世避难所的话,绝对没有必要,把门口的防御整的如此森严的啊

避难所的话,防御如何都是次要的,一是要坚固,二是要交通

念头转到这里,杨帆已经明白自己犯了怎样的错误。

这里绝不可能是个避难所,避难所除了深埋地下之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迅速快捷的转移人口至安全区域。

假设这里是一个能容纳百万人的避难所,空间大小倒还是可以忽略的问题,可是那同时仅容数人上下的电梯井

如果真的爆发需要用到避难所的核战之类危机的话,百万级别的人口,就凭这部电梯,几十天恐怕都运不完吧

有这几天功夫,核战都爆发无数轮了,哪里还轮得到避难所起作用

又何止是电梯,联系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以这个世代人的素质而言,交通都不能说是便利,更别说八百年前了

这样想的时候,一行人已经穿越了遗迹的外围防区,来到了真真正正的基地主入口。

钢铁的大门上方,“华亚行政区第五生化秘密研究所”的大字,第一时间证明了杨帆的猜测。

这里的确不是什么避难所,而且隶属于政府的秘密研究单位。

不远处的小城既是一种掩护,同时也是安置基地里家属的地方,只不过大辐射过后,发现到外界的危机,小城里所有人都转移到了这个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外面的小城虽然破旧,却几乎没发现什么尸体,更加很少挖掘出通常都会有的日常用品之类的原因。

而且因为自己专业的关系,这个研究所杨帆还听到过,跟自己所学领域有重叠的地方,如果没有大辐射发生的话,说不定他毕业之后,工作的地方就会是这里。

当然,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所以杨帆成为了一个挖掘者,而与他同时代的人,则变成被发掘的对象。

这算是杨帆第一次真枪实弹的挖掘遗迹经验了,在不远处的魔鬼林废墟,他就只是站在外围,给学生老师们讲解提点罢了。

这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轻松容易的遗迹挖掘之旅吧

研究基地跟别处毕竟是不一样的,别处大辐射过后,充满了危机,无论动物、植物抑或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难免会惴惴不安,难免歇斯底里,无论一个人面临死亡,还是一个种族面临灭绝,那种恐慌那种无力,都不是未经历的人能够明白的。

所以以往的遗迹挖掘,里面往往一片凌乱,恍如经历过战争,人类与外物的对抗或者是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都有,混乱不堪。

可这地方是不一样的

这地方深埋于地下,外界的危机根本没多少机会侵入到这里;这地方后勤补给充分,根本不必担心衣食住行的问题。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这地方的人本身就是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大辐射过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并且非常的清楚,经历这样一场危机的后果。

虽然他们并没有产生与罗教授类似的危机感,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逆反基因,但他们的确也没有普通人的惊慌失措。

人类的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当这种未知变成已知,人的承受力就要强的多了,所以呈现在一行人面前的,是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的研究所实景

照明球下,基地里一切都整整齐齐的,没有一丝杂乱,虽然地面不能说是洁净,千年的光阴在上面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土,可是透过那层尘土,还是可以让人强烈的感觉到,研究所原本是多么的整洁。

不能搬动的大型仪器依旧静静的伫立在原地,彷佛抹去了表层的尘土,随时都可以运作的样子,而其他一切可以称之为杂物的东西,都已经装盛在数据卡里,静静的摆放在研究所控制室里。

不要奇怪一行人为什么这么顺利的就找到了中枢所在,因为一路的墙上,全都是清晰明了的指向标记,能将闯入者指向这处所在的标记。

在这间不大的房间里,约略几平方米的方桌上,指甲大小的储物卡一摞摞摆放在上面,然后按照不同的标记整整齐齐摆放着

日记、程式、日用杂物、实验仪器、读卡器

这个基地里的人已经在临死之前,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统一存放在了这处,仿佛一直在期待着,能有后世之人来到此处,将所有这一切带出去,善加利用,不辜负了他们的等待。

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里,这个基地里的一切,就好像完全没受到末日来临的影响一样。

残存的人迅速弄清楚了灾变的情况,然后按部就班的开始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

就好像罗教授将死的时候所做的事一样。

他们收集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书籍、影像资料,所有能够进行文明传承的工具。

他们凭借脑海里记忆,恢复了本地大部分电子产品的程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他们回忆着脑里的所有知识,将所收集到的书籍资料里没有的部分一一默写出来,汇集成了一人一本的末日笔记。

最后,他们修复了读卡器,将所有这一切存储到了数据卡里,令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在这个过程中,基地里的人一个个倒下,但活着的人丝毫没有被这样的恐怖境遇所打倒。

每一天,他们是如何挣扎着醒来,如何艰难的寻求,又是如何疲累的睡下,直到最终无奈的倒下,都在数据卡的日记部分一一记录着

桌面上的卡片细细一数大概有过万张之多,日用杂物实验仪器近万,程式书籍资料卡近千,其中日记就占了半数之多。

读完了基地之人所遗下的简明记录文字,杨帆不由心潮起伏,心生肃然敬意的同时,却又涌出丝丝悔意。

卡片的规模看起来很多,甚至已到了夸张的程度,但实际上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大多都是直接将某件物品数据化的单一卡。

如果用空间卡的储存方式,最小体积的空间卡,几百张可能就够了。

可能因为此间卡片资源缺乏,已凑不够足用的空间卡,才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吧。

这近万张卡片里的东西若是好好整理一下,他随身携带的超大空间卡说不定就装得下,不过那可就费了劲了,林林总总也是万余件东西呢。

可若是不整理虽然每张卡片只有指甲大小,万余张卡片凑起来,那也是一大包呢。

数据卡又只能压缩不能够再放进空间卡里,难不成,得找个提兜兜着,就这么拿到外面去吗

杨帆感到后悔的就是,山都明明有那种可以压缩千余片数据卡的卡匣,除了零界商人,几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