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 / 2)
伴着一段冗长繁杂的咒文,河沅沅猛然举起了双手:“凛风结界”
刺骨的寒流,以她的身体为中心,一瞬间翻卷升腾,空气中隐约可见白色的闪光一掠而过,然后,闪光掠过的地方无端端凝结出许多的冰莹结晶,就随着她翻转的手掌,犹如龙卷风一样盘桓萦绕。
只不过龙卷风是向上吹的,而这凛风结界下的冰风,却是向下吹的,仿佛那寒意一瞬间连空气也一起冻结,在地面附近制造了真空,令得高空里的空气不得不降下补充。
全力施为的凛风结界,身周三十米内都是波及最甚的区域,整个训练场,长宽俱在两百米以上的训练场,都因为这冰寒的结界气温猛然降下一大截。
杨帆与河沅沅的距离没有训练场从中心到远端那么远,所受的影响自然也强于看台上的观众。
凛风结界释放后的每一秒钟,科隆机甲从机体表面到内层结构,无数的数据变化远远不断的传输到主控制室,呈现在杨帆面前。
镰骷人的殖装材质几乎可以模拟地球上所有固体的物理特性,无论是软硬度,还是导电性、透光率、隔音率、光洁度
可是并非,任意一块材质都能达到以上那些标度的所有极限性能的,且不说软硬度、导电性绝缘率这些个一体两面的物理特性,事实上同一块材料,任意两种属性的极限性能都很难同时达到。
所以,不管多复杂的机械结构,殖装骨质都可以轻松模拟仿制,但是仿制品中,不同属性的殖装骨质泾渭分明,跟机械的原本结构根本没什么两样。
所有这些部件的性能,都是通过模拟计算,选取的比较合适的骨质特性定型在哪儿的。
但是,如果遇到什么外部刺激,这些机件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又需要怎样根据情况的不同,对这些部件的性能进行修正设定,就是杨帆此时此刻所要从事的工作了实战检验。
战斗还未开始,杨帆的工作量却已经一瞬间上升到顶点了
在制造科隆战甲之前,他还真没考虑过,会操纵机甲在一个冰系法师的凛风结界里战斗。
河沅沅人已经师级,凛风结界中心处温度能达到零下一百,四周围也在零下几十,对于模拟了许多钢铁特性的殖装战甲来说,影响还真是颇为不小
“战斗开始”杨帆手忙脚乱处理数据的时候,看台上的裁判们猛然挥动了手中旗帜。
“冰风潮”现成的超低温气压区,在河沅沅的操纵下,化作庞大的寒流,铺天盖地向杨帆涌去。
冰风潮凛然推进的同时,河沅沅自己双手一并高过头顶,整个人顿时化作疯狂旋转的一根晶莹冰锥,导弹般弹高复又俯冲直下,精准的锁定了迄今为止仍一动不动的科隆战甲。
温度的改变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温差越大,就越加可怕。
金属会在低温下变的脆而易碎,空气中的冰晶会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粘连,那些裸露的地方还无所谓,在重要的关节区域出现,就会影响机体的特性。
所以,所有零件表面必须抛光处理,完全杜绝水汽的附着低温耐受性需要加强
现实里的零件如果要进行这种特殊的工艺加工,说不定连累的整个机件都无法使用了。
表面上材质更换或者进行了特殊的工艺处理,就会跟内部材料产生性能差异,尤其在热胀冷缩的时候,99会因为变的不同步而报废。
殖装骨质在这一点上却是任何材料都无法比拟的不受热胀冷缩之类常规物理特性的影响。
冰风潮开始移动的时候,杨帆也刚好完成了第一步调校;河沅沅袭来的时候,杨帆缓缓拔出了腰间长刀,长刀冰锋,红芒闪烁
冰风咆哮
虽然只是第一次进攻,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河沅沅似乎一下子就抓住了殖装机甲的缺点重量。
没错,就是重量。
为了达到极限的速度与破坏力,殖装战甲的重量是可变的,而且变化极端惊人。
当奔驰跳跃的时候,为了速度,可以是几十公斤;当接近敌人发动攻击的时候,为了增加伤害,可以是几十吨。
普通的机械上面,比如说浮车,也有反重力装置,但绝对不会有这么惊人的震荡幅度,因为通常的材料根本经受不起这种骤变。
殖装材料完全经受的起,可也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说当百余公里每小时的冰风凛冽的吹着的时候,一个五米余高、两米半宽却仅有几十公斤重的物体会发生什么事
在现实里,当飓风刮起来的时候,小轿车都会被轻而易举的卷走,更何况这受力面积大了小轿车好几倍,重量却仅有小轿车几十分之一的巨型机甲。
所以,为了不被大风吹走,杨帆数据调节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反转重力场,让殖装战甲一瞬间重达几十吨。
被吹走其实也没什么,可是那太影响形象了
这就是实战的重要啊在与河沅沅敌对之前,杨帆就从来没有想过,假如敌人能够操纵空气该怎么办
镰骷人的确没有这种力量,可是其它山都里的敌人有啊,这不能不考虑的。
闲话休说,且回正题,科隆战甲一瞬间几十吨,岿然不动,看似解决了大风吹的问题,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它一时半会没法动了,只能站在原地拔刀迎击。
晶核动力炉的功率是固定的,几十公斤的时候,战甲可以轻而易举突破音障达到千米每秒的惊人高速,可几十吨的时候,战甲的移动速度要以米每秒计
所以就算仅仅是挥一只胳膊,都是“缓慢的”。
看来,缩小机身体积是有必要的,假如高度降低到三米,机体受力面积变成三分之一,状态就会好的多,超高速下空气阻力太大,以新动力炉的功率,几吨重量下达到几十米每秒还是没有问题的。
普通速度几十米每秒,挥舞速度就能达到上百,应付眼前这种情况是足够了。
或者也可以在挥动武器的双臂上加装两个副重控,不管身体重量怎样,挥舞速度可以弥补一切。
杨帆一脑门子改进科隆机甲的新念头的时候,河沅沅化身的巨型冰锥,与他手里的周波峰巨剑终于要相触了。
随着不断前进,不断吸收空气里的细微冰晶,巨型冰锥的体积是越来越大了,达到杨帆身前的时候,已经六七米长,最粗的末端足有米许粗细。
巨锥一边高速旋转着,一边被河沅沅操持,就恍如太空里的彗星,牢牢锁定着机甲中心处容纳杨帆的舱壳。
杨帆的周波巨剑缓缓撩上,二者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撞击已是不可避免
可河沅沅丝毫没有退避的意思。
从现在开始,就算她想避开也已经晚了,冰锥本身所携的巨大惯性,将带动着她的身体,被周波峰一切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