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4(2 / 2)
“冥河老祖和通天大圣来了”
元始天尊闻言,眼睛一眨,即站起身来,冲周围几位神色各异的巨擘拱拱手,道“冥河道友和通天大圣一同赶来,我玉虚宫却是不能怠慢了,几位且稍坐,本座这就去将他们迎来。”
话毕,元始天尊即转身下了宝座,言道“你二人速速前面带路,待冥河道友和通天大圣到来,即可关闭宫门,大会正式开始。”
“是,谨遵祖师之命”二位弟子闻言,即领命头前带路,很快,三人的身影便消失在大殿之中。
玉虚宫山门处,一道黑影闪过,紧接着,一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现出了身形,正是血海罗睺。
扫了眼玉虚宫,罗睺一摆手,止住了手下等人的前进去路,却是有些沉吟起来。
“不对,事情有些不对”眼睛微微一眯,罗睺手臂一甩,想到了此行的经历,当即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以冥河之威,怎能如此轻易就放我走难道问题出在了这玉虚宫盛会上”
看着雄伟的玉虚宫,罗睺眉头蓦然一跳,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喃喃道“不错,所谓通天大圣之言俱是虚妄,到时候,如果穿帮了,在这个玉虚宫盛会上,我罗睺岂不孤立无援”
“不好,以我现在的状态,如若进入玉虚宫中,恐怕难以活着出来。”
“这投靠通天大圣一说,也还没有施行,到时候,以我在原先洪荒中的名声,恐怕事情就难办了,难保这些人不会对我群起攻之。”
“不行,这玉虚宫盛会,我是不能参加了,还是等待真正加入通天山势力之后,然后再显露身份吧,此刻,我的身份太过敏感了”
思量片刻,罗睺身形一展,就要离开。
这个时候,玉虚宫前忽然传来一片熙攘之音,似乎有什么贵客来访,罗睺微微一探查,竟然发现,所谓的阐教十二金仙俱皆现身,正在外面迎接。
“咦,难道是有什么大人物来了竟然能够惊动阐教十二金仙,,恐怕不简单啊,待我看看“罗睺登时心中一动,即展动身形,隐匿于空间之中,抬目仔细一观。
只见,此刻玉虚宫山门前却是有许多大能之辈聚集,道道灵光不时迸射而出,显露出各种祥瑞之气。
在众人围绕之中,却是一个白袍书生、与一个血袍老人,见到那个老人,罗睺登时眼角一动,有些皱眉了对于那个老人,罗睺并不陌生,他不是别人,正是冥河老祖。
察觉到冥河老祖的存在,罗睺即不欲多待,恐怕生出什么变故,可是在他就要离开之际,一股奇异的感觉即从他心头升起,而带给他这种奇异感觉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似乎是众人中心的白袍书生
心中一跳,罗睺凝神一观,将注意力投注到白袍书生身上,这一看,罗睺登时目瞪口呆,却是有些呆愣住了。
“怎么可能这是、这是师尊的气息”看了眼白袍书生,罗睺双目中登时现出不可置信之色,当即,便有些怔怔的立在了当场。
罗睺生于洪荒年间,天生对一些强者的气息十分熟识,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强者。
而孙袁给罗睺的感觉,就是仿佛一个九幽漩涡一般,深不可测,这种感觉,罗睺从来就没有从第二个人身上感受过。
如今,一见到这白袍年轻人,罗睺心中登时又升起莫测高深之感,只感到眼前是一个巨大的九幽深渊,不断旋转着,吞吐着天地间的无尽能量,骇人至极。
“此人是谁是什么身份能够被玉虚宫请来,和冥河老祖平起平坐,一定不简单。”
“不管他真实身份究竟是谁,我可以断定,这一定就是师尊,世间绝对没有任何第二个人,能够拥有这个感觉。”
扫了眼周围人恭敬的姿态,看了看白袍人身边那个浑身金灿灿的猴子,罗睺心中猛然一跳,脑海中灵光一闪,即有了自己的判断,喃喃道“不会吧,难道师尊真的是通天大圣这也太戏剧化了吧”
“那个猴子不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吗猴子旁边的那个黑衣人,啧啧,不就是如来的黑莲化身无天吗嘶,不会吧”
怔了片刻,罗睺眼角猛然间一颤,心中微动,眼中闪现一丝惊喜之意,暗道“不过,如此一来,这玉虚宫盛会却是必须去参加了。”
“有了师尊的存在,相信,一切都会不同,这也是我罗睺正式摆脱前世身份的最好时机,且不能错过了”
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色,罗睺当即改变了主意,即欲抬步上前,与众人相见,共赴玉虚宫盛会。
这时,一声朗笑声从玉虚宫山门处传出,在罗睺耳边响起,道“是哪位道友,好高深的修为,难道也是参加玉虚宫盛会的不如出来一见,一同入内如何”
笑声响起,瞬间响彻天地间,仿佛一抹心音一般,直透每个人的心田,发声者不是他人,却正是化作白袍青年的孙袁。
“被发现了不愧是师尊,好厉害的洞察力,想不到以我的神遁,都不能逃出师尊的探查,果然有两下子”
罗睺心念一动,只觉得一股灵光忽然罩在自己身上,接着,自己隐匿的身形即显现在世间,这一下,罗睺的行踪彻底暴漏无疑。
“罗睺你竟然真的来了嘿嘿,从通天大圣的说法上来看,估计并不认识你,如此,这一次就是你的死期了,罗睺,自己找死,可怨不得他人”
被孙袁叫破行踪,罗睺身形浦现,当即便被冥河老祖察觉,眼光微微一闪,冥河老祖即定下了之后的行动方略。
不过,眼下冥河老祖却是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只是将目光对准罗睺。
而,既然被发现了,罗睺又已经拿定了主意,当即便不再犹豫,即一闪身,来到了玉虚宫近前。
微微拱手,面对孙袁探寻的目光,迎着冥河老祖诡异的目光,罗睺开口道“本座血海罗睺,今日应阐教二位道友之邀,前来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