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中医天下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哦你学的应该是中医罢。”乌桑喇嘛点了一下头,问道。

“是的”宋浩应道。

“那么就跟我来罢,去验证一下。不是我不信你们,我必需要将那本故人托付的书安全地交给他所要交付的人。还请理解。”乌喇嘛站起身说道。

“也好”宋浩摇头笑了一下。对这个谨慎的喇嘛,心中还是充满了敬意。

“早知道会这样,第一次来时都说明白就好了,何必等到现在。”唐雨无奈地嘟囔了一句。

乌桑喇嘛领了宋浩、唐雨二人来到了另一处院子里,穿过了一条绘满壁画的走廊,进了一间宽大的充满了药味的屋子。几张床上躺了几名病人,另有几名喇嘛在忙碌,原是寺内设的一处病房。

乌桑喇嘛来到一张病床前,指了床上的一名中年汉子,对宋浩说道:“这是一名刚送来的病人,高热不退。中医和藏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称呼上也自不同,你就按中医的治法为他医一回罢。”

宋浩此时恍然大悟,这个乌桑喇嘛原来是一名藏医。

宋浩随即上前诊其脉,六脉浮大而数,当是外感风热而致的高烧。那乌桑喇嘛倒是在有意为难宋浩,此般高热,天下医术,难有速效退热之法。

宋浩晓得其意,一笑道:“此病若是藏医施术,最快多少时间能退其高热”

乌桑喇嘛道:“那要看病人是什么型的了,这名病人属于赤巴型,用我塔尔寺藏医秘药,两小时之内可令他热退。”

宋浩闻之微讶,藏药竟能有此捷效,这般高热,便是西医的消炎退热剂也未必达到在两小时内退热的效果。

第二卷中医天下之天医堂第49章奇方验抄

“你能用多少时间”乌桑喇嘛反问道。

“十分钟”宋浩笑道。也是得了吴启光的冰火神针,宋浩才能有此把握。

“十分钟”乌桑喇嘛闻之一怔,随即摇头道:“你若能在十个小时之内令病人退热,便是中医中的高手了。十分钟退此高热,除非我藏医中的全能神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在世,才能现此神效。”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是古代藏医中的名医,著有藏医中最为重要的医学经典四部医典,其重要性有如黄帝内经。

“且让我一试”宋浩说道。随令病人坐起,露出了后颈下大椎穴。

宋浩袖里出了一针,点刺大椎穴,施起了冰火神针中的“冰针退热术”。冰火神针奇在手法,指下针间,能刺出冰火两重天的神效。

乌桑喇嘛忽见宋浩手里不知何时竟多出了一根细针来,宁神定气,刺入病人颈后部位。初看时不动,细察之下,方感觉指针一体在微微的颤动。

“中医中的针灸术”乌桑喇嘛见之一怔。藏医中虽有灸法,同用艾草,但无针。此人倒也见过其他中医施针灸之术,然见宋浩仅持一针,唯取一穴,十分钟内何能退此高热心下不免诧异。

“哦好舒服啊”那病人已是感觉到如浴清风,凉爽畅然,一种奇妙的清凉之感似乎在逼出体内的烦热

宋浩忽又凌空飞刺,另择三穴,施以“汗”法,最后一针竟施出了一成之力的霹雳针法。一时间,那病人全身的毛孔被震荡开,汗流遍体,热退身安。

不但那病人惊呆了,乌桑喇嘛和另几名在旁边观看的喇嘛也自看得呆了。

“好宋浩竟然几种针法同施是比那单施冰火神针尤增神效这针术是被你发挥到极至了两个吴启光也不及你了”唐雨暗中惊叹道。

“才七分二十钞这热已随汗解了”一名在看时间的喇嘛,上前摸了一下病人已呈凉意的前额,万分惊讶道。

那病人此时还未恍过神来,依坐在那里闭目体验着冰火交换间的无限快感和惬意

乌桑喇嘛面呈惊异之色,已然意识到了什么,忙上前拉了一下宋浩的衣袖,低声说道:“请这边说话。”

在一间整洁供有佛像的房间里,乌桑喇嘛恭敬地请了宋浩坐了,而后躬身一礼道:“先生原来是汉人中的神医先前有欠礼数,还请见谅”

宋浩笑道:“不要客气乌桑师傅可是相信我了吗”

“惭愧”乌桑喇嘛愧疚道:“我那亡友将他的方书交于先生,果然是有见地虽然他还不知日后来取此书的是何人,但他知道一定是位不一般的人,否则不会让我转交的。”

宋浩感慨道:“丁老先生信任我的师父,我的师父也自信任他。我今天是取书人,应该是那两位老人家互相信任的结果。”

“此言甚是”乌桑喇嘛点头道。

“那嘎龙林,去我的房间中,在床头柜里取那件黄布包袱来,我还要与两位客人说话。”乌桑喇嘛吩咐门外的一名年轻的正在朝屋内张望的喇嘛道。

那喇嘛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宋浩知道是取那奇方验抄了,与唐雨相视一笑。

乌桑喇嘛这时道:“今日得见中医中真正的针法,实在是令人称奇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此般神奇针术竟出自一位年轻人之手,此事现在应该惊动全塔尔寺了。”

宋浩道:“乌桑师傅勿在夸奖我罢,我这般针术全是机缘得遇,有幸得了几位高人师父所授。久闻藏医之名,是如中医一般,博大精深,今日得此机会,还望请教一些。”

乌桑喇嘛道:“我国医学,除了中医,影响最大的也就是藏医了。藏医的发展,是藏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一部分也是几种民族医学的融合,进而形成了藏民族独具特色的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藏医的理论认为,人身有三大元素,那就是隆、赤巴、培根。是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人体的健康与否,在于三者的平衡。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藏医也重视天文历算在医疗中的作用。可见都有相通之处。”

“四部医典是藏医的理论源泉和基础,习医者莫不先习此书,而后方可言医。说起来,由于历史上藏汉两地文化互相交流的原因,藏医和中医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诊脉,虽略有差异,但也在同一部位。中医称寸、关、尺,藏医叫冲、甘、恰,都是以手知病。藏医中最具特色的是尿诊,以此知人身诸病,诊法之详,天下众医学诊法中莫能与之比。在药物上一样的东西更多了,有些中药、藏药,现已不能具体的分开了。”

“藏医认为,人身共有404种病,源于佛教的土、水、火、风四大学说。其中101种病可以不治自愈,101种病治而不愈,101种病治后痊愈,另101种病则是不治之症。”

讲述了一番之后,乌桑喇嘛起身道:“久闻中医中的针灸神奇,今日一见果然。我有一请求,不知宋先生能否答应。”

宋浩道:“乌桑师傅有事但讲无妨。”

乌桑道:“我想日后由寺里派人去宋先生处学习针灸术,这也是我个人的想法,见了宋先生施针后萌生出来的想法。”

宋浩听了,笑道:“没问题,中医、藏医有很多相似之处,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